在這大爭之世,高麗王國的武備也能廢弛到這種地步?這到底是心大到什么地步了啊?
然而,齊省艦隊的運力不足,主力船隊必須立刻返回登州,參與徐世楊主力的運輸行動,因此公孫勝所部除了四千陸軍之外,只剩下少數幾艘偵察艦滯留在江華島。
雖然公孫勝已經完成了參謀部制定的在半島占據落腳點的目標,但他依舊沒有余力收拾高麗京畿道水師這支遠沒有戰前設想中那么強大的對手,只能靜靜等待徐世楊的到來。
這大概會給高麗人一些反應時間。
隆道二年十一月二十五,徐世楊率領齊軍主力抵達江華島,跟他一起來的還有雙嶼李家派出的先遣艦隊——李飛鳳指揮的十二艘大型海船、三十多艘中型海船和一百二十多艘小型船只,海盜水手7000多人。
徐世楊并不信任李家海盜的陸戰能力,之所以還要叫上他們,主要是為了增加海運能力。
畢竟高麗不是旅順,海船做不到一天一個來回,這就加大了徐世楊的海運壓力。
因此徐世楊希望這次戰爭能夠得到李家的支持,他會用從高麗獲得的戰利品對李家進行一些補償。
李家對高麗能提供多少戰利品很沒信心,不過他還是決定來支持徐世楊。
主要原因是,他想盡可能改善與徐家的關系。
在去年的時候,由徐世松和徐世柳兩人運作,大周朝廷完成了李飛虎、李飛凰等人的招安工作。
這兩人之前都沒接受秦會之的招安,因此被文相公區別對待了。
而李飛龍、李飛鳳這幾個曾經支持過秦相公的大柜就沒有這么好的待遇。
實際上,這次行動,李飛虎也是很想參與進來的,但他已經是大周官軍了,主動攻擊別國屬于“擅開邊釁”,李飛龍、李飛鳳暫時沒有這些顧慮。
好在李飛龍與李飛虎兄弟關系雖然緊張,倒也還沒徹底翻臉,他來支持徐世楊,李飛虎也算能獲得一點齊省的好感。
徐世楊抵達江華島后,徐李兩家聯軍在漢江口附近已經集結了500多艘大小船舶,超過3萬大軍。
而從占領江華島到徐世楊登陸這7、8天時間里,海軍的偵查艦多次對文殊山附近進行武力偵查。
齊軍發現,高麗軍的集結速度慢的驚人,文殊山城上得到了部分陸軍支援,但看起來總兵力仍然不超過三千。
京畿道水師兩次出動板屋船驅逐齊軍偵查艦,結果有一艘板屋船被偵查艦用神機炮一頓亂轟,死傷大半后被齊軍俘虜,其余高麗艦船又全都縮了回去。
齊軍審訊了板屋船上的俘虜,得到的消息是:
文殊山城此時理論上應該有6000高麗軍隊,實際上勉勉強強湊齊3000人。
至于京畿道水師……,呃,這么長時間,他們并未得到任何加強,連征召臨時漿帆手都沒有——據說是因為那些以奴婢為主的漿帆手都在為兩班和國王服勞役,動員他們會影響國王和貴族的收入。
而且,根據俘虜供述,高麗人似乎把占據江華島的齊軍,當成了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