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遼東的露布飛捷。
這次據說是北太子徐世楊親領大軍橫掃建州叛逆,斬首兩萬。
我很好奇,建州一帶有這么多女真人嗎?
這到底是夸大戰果,還是把女真婦孺都殺光了?
如果是后者,我總覺得,這些北人的所作所為似乎跟韃子當初對我們做的也沒有太大不同。
——張宗的北行日記
作為一介儒生,張宗總是覺得徐世楊北伐殺戮過重了一點。
但是,九世之仇猶可復,這確實也是圣人的教誨,張宗再是狂生,也不敢說圣人的教誨是錯的。
北地漢人受到韃虜欺壓也不過一代人的時間,他們當然有理由復仇。
況且,正如那天趕車老漢說“殺的不夠”那樣,從現實意義上來說,張宗自己也覺得,殺光韃虜,有助于北地的安寧。
他只是覺得那些不分男女老幼都被一刀梟首的人實在太可憐而已。
這種可憐的表現形式就是,張宗在齊省游歷的過程中,連續買了五個十三、四歲的韃子女奴。
他覺得,這已經算是救人與苦海了。
車夫父子對張宗的做法表示理解,因為車夫老頭也想給自己的三個兒子買夷女當老婆——夷女不需要彩禮,顯得很便宜。
他們唯一不太認同的,是張宗的眼光——他買的三個夷女都瘦巴巴的,看起來不像是好生養的。
張宗覺得在這方面自己跟這對車夫真的很難有共同語言了。
7月的時候,張宗來到青州府,以投資者的身份參觀了號稱天下第一的青州紡織廠。
他確實是投資者,不過不是青州紡織廠的投資者,他家族在北方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玻璃器皿和遼東藥材等高附加值行業方面,并未投資紡織工業。
不過青州地方負責招商引資的官員還是接待了張宗,因為他家確實很有錢,很難說他會不會臨時增加投資。
……
青州紡織廠現下有五千臺紡織機,還有染色車間和成衣車間,工人超過八千,其中五千五百以上是女性。
由于使用新式手工紡織機(珍妮機),這間工廠每天可以生產五千五百匹棉、毛、麻布料。
這還是已經扣除了機器維修和工人休息時間的緣故,因為徐世楊不準工廠主過度壓榨工人,作為國營企業的青州紡織廠自然也不能例外。
不過即使是這樣,這個龐大的數字也已經足夠讓張宗感到震驚了。
男耕女織式的傳統手工紡織,每個女人在紡織機前坐一天,大概能織出八尺布,按照一匹布四十尺的數值計算,江南五千女性一天可以織出一千匹布,就這還是不計算女人也需要休息,以及紡織機需要維護的緣故。
“至少八倍的效率。”工廠經理用炫耀的語氣對張宗和陪同的地方官員說道:“而且我們的布質量更好,產品行銷高麗、蒙兀、西域、扶桑,利潤十分豐厚。”
至于具體能掙多少錢,這個是商業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