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方向上,冀省第二野戰軍和遼東第三野戰軍抽調一半兵力前往陜省,與晉省第四,陜省第五兩個野戰軍會合,組成針對偽夏的戰略打擊集團。
山陜兩省的預備役、民兵等單位也要在五月底之前完成初步動員。
除此之外,徐世楊打算從遼東外蕃中,每百戶抽調甲兵兩人,組成一個兩千人的仆從軍部隊,參與滅亡偽夏的軍事行動(同時也是進一步削弱遼東當地的舊女真實力),理所當然的,這只部隊在滅亡偽夏后會留在西北駐屯。
或者更往西一點也成。
加上工、輜、騎、炮部隊,華軍為偽夏準備的野戰軍有六萬人,各式火炮超過三百門,另有預備役和民兵十萬人,仆從軍兩千人。
考慮到偽夏雖然號稱有三十萬大軍,但實際有戰斗力的部隊不超過十萬,西征軍的戰斗力已經有些溢出了。
另一個戰略方向上,以齊省駐扎的第一野戰軍和海軍為基礎,另抽調遼東女直兩千、高麗軍兩個新軍旅一萬人,水師兩千人,琉球兵兩千人組成東進軍團,準備從高麗出發攻打扶桑。
這次攻擊可以得到龍造寺、大友等扶桑大名的支持,如果一切順利,華軍不需要強行在扶桑登陸,而是可以直接在長期附近上岸。
針對扶桑的進攻不是征服行動,因此徐世楊計劃遠征軍快打快撤,爭取在半年內解決問題。
至于對蒙兀的預防性打擊,那是其他方向戰爭結束之后的問題了。
……
為了保證同時打贏兩場戰爭,華夏帝國今年的戰爭預算再創新高——達到去年百分之二百二十的水平。
戶部已經有些官員提出這樣的趨勢不是個好兆頭,他們擔心帝國如此好戰,總有一天軍費和戰爭經費的增長會超出帝國財政收入的增長。
但是徐世楊表示,帝**費和戰費確實在增長,但連戰連勝所帶來的戰爭紅利實際上已經抵消了多花出去的費用,甚至仔細計算的話還有的賺。
比如說滅亡偽金的行動,為了應對連續不斷的戰爭,華軍的前身齊軍曾經每年都要擴軍一次(有時還不止一次),看似花費了大量金錢,但只要韃子無法南下劫掠,僅僅冀、齊兩省節省下來的防秋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節約。
再加上獲取大量土地、礦藏,還有打敗敵人后繳獲的大量物資——攻克遼陽的時候,華軍繳獲了韃子貴族存放在遼陽的所有金銀財寶,這些都是女真人二、三十年來從契丹和漢人那里搶掠來的。
不計算古董和藝術品,僅僅比較容易變現的財物,就價值二、三千萬兩以上,這筆龐大的財富,華夏帝國戶部花了半年時間才清點完畢。
“還有進攻晉省世侯的行動,我們雖然花費了大筆軍費,之后為了贖買陜省老百姓的債務又花了一大筆,但我們獲得了兩個省的實際控制權,超過一百八十萬戶人口,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這兩樣對我國的利益,可不是那點錢財能夠相比的。”
對于從誕生起就患有人口缺乏癥的華夏來說,一百八十萬戶漢人是無價之寶,他們不論是做工還是種地,當兵還是學習,能夠給帝國帶來的好處是不可限量的。
就算是對華夏的官僚階層,多兩個省的領土也意味著多了兩個省的官位,大家都前途無量,所有人都能從戰爭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