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項貴族積攢的金銀財帛、馬駝牛羊能給耗費巨大的國庫大量補貼,甚至有可能彌補帝國在平夏戰爭中的花費。
黨項的土地人口,則是現實的豐厚收益。
在這種狀況下,仍在繼續進行的扶桑戰爭給國庫帶來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當然,事實上此時扶桑的戰事本來也已經趨于平穩了。
……
林沖替代馮三虎擔任扶桑遠征軍團司令后,華軍繼續在扶桑攻城略地。
與馮三虎的嚴酷鎮壓政策不同,林沖采取了一些懷柔的辦法,比如他雖然也鎮壓一向宗,但林沖從國內請來了一些高僧,向扶桑人推廣本土佛教,這種做法在精神信仰上安撫了扶桑人。
其次,林沖在扶桑實施減租政策。
以往扶桑本土大名的稅率,大多是六公四民,高的甚至有三公七民乃至八公二民的,因此,在扶桑農民看來,能五公五民就算仁政。
林沖卡著這個“仁政”的下限,在占領區宣布四公六民這個前所未聞的“超級仁政”,這讓扶桑農民在經濟上獲得了很大好處。
當然,四公六民也是有前提條件的,比如當地人不得抵抗華夏的統治,若是一個地區有超過一百人的抵抗組織,那么超級仁政就會變成五公五民的普通仁政。
若是抵抗者超過五百人,那么六公四民。
如果抵抗者超過一千人……,那就沒有公民之分了,林沖會命令華軍清掃這一地區,把所有人貶為奴隸。
很標準的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政策,扶桑民間的抵抗漸漸平息下來。
對于此時仍然存在的扶桑大名,林沖同意與他們談判,他的底線就是就地結束這場戰爭,各方以現在的控制線為邊境。
這個底線實際上就是華軍最開始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后來曾經改成徹底征服扶桑,現在又改回來了)。
不過,林沖要求,若是停戰,必須全面停戰,也就是說,除了華軍不再繼續進攻之外,羽柴秀吉、柴田勝家、北條氏直、上杉景盛、德川家康等扶桑大名互相之間的戰爭也得停止。
這是為了避免他們之間有誰能獲得全面勝利,從而成為一個統一的勢力。
在全面吞并扶桑之前,維持扶桑的分裂對華夏更加有利。
現在,林沖的政策,唯一的缺陷是他不可能把扶桑皇帝送回來,這對所有扶桑大名來說,是個繞不過去的門檻。
于是,羽柴秀吉提出,各方可以暫時停戰,但并不簽署任何紙面上的條約,停戰期為兩年,給各方一個緩沖的時間。
羽柴秀吉的目的當然還是盡可能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畢竟他在之前的戰爭中損失相當大,而且目前控制的地盤被各方夾在中間,若是戰爭繼續,已經吞并毛利的華軍下一個目標肯定是他控制的地區。
其他扶桑大名距離華軍之間都至少隔著羽柴秀吉,因此他們對現在停戰興趣不大,至少跟羽柴秀吉同屬織田系統的柴田勝家有先解決羽柴秀吉,然后再停戰的想法。
而北條氏直、上杉景盛等非織田系的大名同樣對停戰興趣不大,他們的期望是把羽柴秀吉和柴田勝家等織田信長余孽全部消滅之后再停戰。
各方都有自己的想法,這種談判就不可能成功,但至少能給各方爭取一些時間。
包括林沖在內,大家都在趁著秋天的好時機囤積糧食,征募士兵(林沖在征收占領區的糧食),做著應對接下來局勢的豬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