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計劃,華軍主要負責占領富良江兩岸肥沃異常的三角洲平原地區和鴻基之類的有豐富資源的地區,以及幾個地理位置重要的港口。
其他地方,將由洞蠻控制。
原因倒也簡單,帝國恐怕沒法遷徙太多人來全面控制交趾,現有的人口和駐留兵力,能控制這些最重要的地區就算不錯了。
其他地方,交給洞蠻間接統治也沒什么。
所以這些沒什么戰斗力的洞蠻還是有用的,何況這么多洞蠻丁壯離開桂省,也有利于桂省本地改土歸流。
因此,總參和內閣方面都同意去年沒有附逆的洞蠻到交趾去發筆小財。
“洞蠻的事,我就不去攙和了。”馮三虎回答:“你是參謀長,也負責聯絡官的職責,你去見見那些洞蠻,跟他們說明一下政策就行了。”
“那好吧,我去做這些事。”徐代灼倒也沒有推辭,他也覺得讓一位中將去跟洞蠻接觸未免太不對等,實際上自己這個上校都顯得高了一點。
只是這事還涉及到帝國對南方聽話的洞蠻的政策問題,因此再讓別人去其實也不合適。
……
舊邕州州衙大廳中,三十三家預定將要出兵的蠻族洞主齊聚一堂,他們之中有些人以前有舊,也有有親戚關系的。
當然有仇的也不少,見了面之后,熟悉的親友之間自然要有說有笑的交流一番:這家說他們之前搶到多少丁口和糧食,那家說他們搶到不少女人和錢帛,說道得意之處,幾個人一起哈哈大笑。
前一段時間,這些去年沒有附逆的蠻人帶領華軍討伐隊橫掃所有投靠過交趾的洞蠻,那些部族主洞自然都成了帝國的戰利品,但一些附屬的小洞則被交給他們處理。
對華軍來說,這些小洞不過是些食之無味的雞肋,而對蠻人來說,這可是大補的肥肉。
以至于這些洞蠻在出兵對付交趾之前,就已經算是發了大財。
當然,另外一些有仇的洞主,互相之間就不會這么和諧了。
如果不是大堂四周站著穿紅衣的野戰軍,這些洞蠻直接打起來都有可能。
即使沒有動手,互相之間嘲諷一下也是正常。
“沅金,就你還好意思吹?”一個大半張臉都有青色紋身的壯漢對另一個洞主叫道:“你不過是起了兩個小洞,跟著華夏大兵喝了點湯而已!賺那點東西也不嫌丟人!老子我可是一連滅了五個洞,抓到的丁口都有六百啦!”
“呵呵,你是滅了五個洞,不過你覺得挺賺?”那個叫沅金的洞主冷笑道:“我可是聽說你折了三十多個小子,其中還有一個你的親侄兒?我起兩個洞可是只折了八個人,也不知道是誰更丟人一些。”
‘其實你們都挺丟人的。’張合禮站在一邊,默不作聲的想。
作為一個漢人,受到特殊照顧的情況下,他帶領的洞蠻自然是賺的最多且損失最小的一個。
他只是不愿意對這些人炫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