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么李常杰不介意賭一把,收縮防線,把所有兵馬全都集中在升龍府附近,爭取利用兵力優勢,做最后一搏。
……
當你認為事情已經糟的不能更糟的時候,事情通常真的會變得更糟。
大越君臣絕望的得知李常杰墜馬昏迷,前線部隊潰逃大半的消息后,已經有人開始建議小皇帝和依蘭太后放棄升龍府“南狩”。
一開始,小朝廷上下倒也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雖然不知道逃到哪里才能避開華軍兵鋒,但無論如何都比呆在升龍府這個大靶子里強得多。
說不定能躲到雨季到來呢?
可“南狩”議題剛剛提上日程,李常杰就醒了,這位權傾朝野的太傅大人立刻派遣親軍清理任何敢于提出逃走的人,不論是普通士兵還是朝廷重臣,統統一刀梟首!
更要命的是,南方傳來消息,跟大越國算是世仇,前些年被李常杰打服了的占城王國,趁著越國被華軍兜頭暴打的時機,發兵進攻被李常杰吞并的原占城王國故土。
為了對抗華軍,南方守軍精銳都已經調到富良江附近,那里已經只剩下一些老弱,于是越軍連連戰敗,不僅丟了太傅大人之前吞并的領土,甚至還有不少原本就屬于大越的國土也一起丟給占城人了!
喪師失地是件小事,可斷了朝廷南遷的退路就是大事了。
交趾君臣只能呆在已經是個死地的升龍府,哪里也去不了了。
好在,其他領兵將帥也知道這一點,他們在最后時刻終于放下成見(表面上是這樣),迅速帶兵向升龍府靠近。
因此大越國還有十多萬兵馬,可以用來做最后一搏。
或者,有條件投降的本錢?
12月15,幾個代表小皇帝和依蘭太后的交趾文官在李洪真的支持下,悄悄潛過富良江,給南征軍司令部帶來了交趾君臣新的談判條件:
1、越國愿意向華夏稱臣,只保留富良江以南領土即可。
2、越國愿意去皇帝號,同高麗例以外蕃郡王稱。
3、越國愿意賠償欽、廉兩州的損失以及華軍軍費。
在這一點上,越國自己開出了三千萬兩黃金的價碼,而且使者明確表示,若是不夠,賠款還可以繼續增加,越國可以用宗室和貴族女眷抵賬。
交趾人甚至開出了一個三萬人的大名單,包括所有王妃、公主、郡主、縣主、各級貴族的妻妾女兒,以及所有宮女和民間有姿色的女子。
換句話說,越國愿意交出除了依蘭太后和小皇帝李乾德的正宮皇后外,所有貴族女眷和民間有姿色的女子。
之后還有第4條:交趾每年向華夏朝貢,以及第5條:交趾人愿意交出逆賊李常杰。
實話實說,看到這個求和條件,馮三虎本人還是有些心動的——這跟直接滅亡交趾也沒差多少了。
可惜,雖然他是南征軍司令,但馮三虎確實沒有和談的權利,他甚至沒有把使者交給鴻臚寺的權利。
內閣和總參給他的命令很簡單明了:
滅其國,絕其祀!
除此之外,一切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