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登封縣城內的嚴重武裝沖突造成巨大傷亡,軍方認為攻打少森寺的戰斗將會更加激烈,因此華軍特意調來了攻城臼炮,數萬大軍把少森寺所占的山地圍的嚴嚴實實,擺出一副準備強攻的架勢。
然而這樣的準備之下,戰斗反而沒能打起來,看到軍隊開始構筑攻城陣地后,少室山上的少森寺主體和其他廟宇一個接一個開門投降。
事后仔細想想,僧人們放棄抵抗其實也不值得奇怪,畢竟他們要對抗的是一個帝國。
可千萬別信什么擁槍反抗暴政的鬼話,你槍再多能多過國家?何況軍隊已經把大炮拖來了。
對于如何解決盤踞山林的武裝勢力,華軍有著豐富的經驗,畢竟不論大江南北,華軍幾乎在每個縣轄境都進行過剿匪戰斗。其中很大土匪一部分在看到軍旗后,都會自覺投降,爭取寬大處理。
這次少森寺投降,其實跟土匪投降也沒有太大不同。
按照軍隊的指令,投降的僧人每10人一組,高舉雙手從指定道路下山投降,期間,沒輪到投降的人,需要把武器搬到寺廟正門口,華軍能夠清楚看到的地方。
這當然不能保證所有人下山投降后,山上不再有任何武器,不過這確實能盡量削弱死硬分子的實力。
這一次,少室山上沒有死硬分子。
每次下山投降的僧人人數都不多,因此雖然絡繹不絕,頻率很高,但仍然走了一天兩夜才算完成。
期間,共有2千7百多僧人,9百多香客,以及3百多女子下山投降。
1797年12月28,華軍進入少森寺,開始對全寺進行搜查。之后又從寺內逮捕了2百多躲藏在山上,沒有投降的僧眾。
軍方在山上繳獲了1萬1千件冷兵器,9百多支各種口徑和型制的火槍,以及幾門木炮。
粗制濫造的火藥2千多斤,鉛子2萬多枚,此外還有箭矢和弓弩、鎧甲等裝備。
如果計算在登封縣城內繳獲的武器,不得不說,這少森寺的武裝勢力實力還算不錯,只是缺乏統一的指揮,以及更大的野心而已。
少森寺武裝清理干凈之后,徐世楊下令內閣牽頭成立聯合調查組,審查少森寺和登封縣俠客對抗帝**隊的案件。
由于涉及面太廣,內閣派出刑部和吏部官員上百人,組成是個臨時法庭,專程來登封處理此案。
徐世楊和他點名必須來的包拯負責坐鎮登封縣衙,掌控全局。
畢竟已經臨近過年,為了不讓無辜者受到太大牽連,徐世楊從周邊地區調來一些肉類和面粉,結合少森寺內查抄出來的物資,在城外老百姓的臨時暫住地支起數百口大鍋,給大家包餃子,以安撫民心。
于此同時,宣傳部的人深入到老百姓中,宣傳帝國的政策和法規,請他們主動站出來揭發少森寺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