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下來,這三人的關系倒是融洽了不少,別看柳予安穿了一身普通衣裳,出手點菜倒是十分大方,為了感謝那半條魚,請兩個小姑娘一道品味了又幾份珍饈美饌。
更神奇的是,明明柳予安也是第一次來星河鎮,卻好像事事都比兩個小姑娘懂得多,尤其是在美食方面。店小二一邊上菜,他一邊就將這菜的來龍去脈介紹個清楚明白,除了一些本就是隱秘的配方和菜譜,他幾乎了如指掌。
如果說知千只是覺得神奇,那葉凌雙這個吃貨就是無限崇拜,她生平最愛鍛造和美食,如今就有一位大師在眼前,逮住了機會嘰里呱啦地問了一通,要不是知千攔住,她差點就準備跟著柳予安去云游四海了。
窗外“咻”地一聲,一道傳信符飛到眼前,尾巴上還滋滋冒著紅光。
知千一把捏住,拿到面前瞄了一眼,整個人差點跳起來。
“完了完了,唐山水那個老頭子快到了,咱們還什么都沒查到啊。”
知千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拽起葉凌雙,飛也似地要往外沖。
“啊!不對!還有你,給我快點干活!”
知千像個催命鬼一樣推著二位奔到了街上,這人生地不熟的,東張西望也不知道從哪里找起。
“你看你,連思路都沒捋清楚就把我們拉出來,還不是一樣找不到。”
柳予安不知從哪里變出幾個橘子,分給她們一人一個,“餐后解膩,清甜爽口,瀛水橘是也。”
“講究。”葉凌雙回手給了個拇指贊,對柳予安的態度跟初見時真是天差地別。
“兩位姑娘,且跟我走吧!”柳予安往嘴里塞了瓣橘子,順著人流朝右去了。
星河鎮的街道并不寬,逛街的人卻不少,各種特色的服飾代表著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區域,這樣一個黑商林立的小鎮按理說原住民應該不多了,大部分可能都是跑來做生意的外地商賈,但大街小巷有不少看起來十幾歲的孩童,穿著破破爛爛的布衣衫,成群結隊地向路人伸手討要銅幣。
而柳予安要找的,正是這其中之一。
主街道的第三個路口朝右拐,是通往住宅區的一條小路,也是流浪的小孩聚集的地方,年齡大的孩子正在給年齡小的孩子發食物,看起來很有秩序。
柳予安走到這些孩子中間,找到一個看起來是領頭人的女孩,眼睛不大,編著麻花辮,穿著有補丁的衣服,但臉洗的很干凈。
“我聽說你們這里能打聽消息?”
“你有錢么?”
女孩放下手里的東西,上下打量著一身布衣的柳予安,心想這男子長得還不錯,可惜看著不像個有錢人。
最后將視線停在他腰間的酒壺上。
“呦,這物件兒,看著不錯。”
“聽別人說的時候我還不信,原來這星河鎮上的孩子真有這般眼力。”
柳予安捏著酒壺晃悠了幾下。
“這是笙江邊上特有的紫笙琉璃壺,壺口材質正是極為稀罕的瑩彩琉璃,在有光線的地方能夠折射出多種色彩,透過壺口能看見壺里的酒。壺身的鳥獸紋是笙江非常稀少的特技工匠才能雕刻的紋樣,每年只有幾百只的產出。但我可不能拿這個跟你換消息,別打這壺的主意。”
“規矩我懂。你這東西給我,我也不好換錢。你看見了,這一大群張嘴要飯的,我還是喜歡來點實際的。”
女孩嘴上說著不要,眼神卻早已把這寶壺摸了個遍,只可惜有賊心沒賊膽。
這么個好東西也不是普通人說喜歡就能得到的,他敢系在腰帶上到處晃,想必不是善茬。
“你叫什么名字。”柳予安問她。
“你們叫我杉妹兒就行,這星河鎮上游大街的小孩哪有幾個有什么正經的名字。”
說到自己的名字,她抬手捋了捋凌亂的頭發,風一吹,頭發又倔強著飄回去,她便不再管。
聽說他們是要尋人,杉妹兒從孩子堆里找來將近十個十歲左右的男孩,問了幾句,挑出兩個帶到他們跟前。
“那幾個是我們這兒守門兒的,有什么面生的人進來他們幾乎都知道。我剛才幫你們問了,這幾天進進出出的大多是他們臉熟的人,只有一輛比較可疑的馬車,從未出現在星河鎮過。具體的讓鍋蓋頭跟你說。”
杉妹兒指著一個鍋蓋頭的小男孩,看來名字也是由此而來,他的小臉兒臟兮兮的,一開口一只門牙就剩了一半兒,說話有點漏風。
“就大前天,我們這天兒本來挺好的,忽然就下雨了。別的小孩都回窩棚了,我和虎子哥在鎮子口蹲著乞討,鎮子大門正好有個長檐能擋雨,尋思跑回去也澆成個落湯雞了,就沒回去。沒一會兒,看見有點面熟的兩兄弟趕著一架馬車回來。那車看著挺好的,我尋思肯定是有錢人,就拉著虎子哥上前搖飯碗,想求車里的貴人給口飯吃。但是車里沒人搭理我們,倒是坐在外頭趕車的男人很大方,給我丟了一個銀玦,看著心情很好的樣子。要知道我們平時只能要到點銅板什么的,銀玦是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