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
陳放舅舅想去看看他的漁場……
年前,陳放在小竹溝外面安裝了大鐵門。
陳放車子走最前面,停車開了門。
進去大門,拐個彎就到小竹溝了。山谷口建了攔水壩,能聽到嘩嘩流水聲。
里面是一人多高的水泥火磚墻。
水泥火磚墻砌成的魚池,魚池上面全覆蓋的隔熱彩鋼瓦。彩鋼瓦最低高度都有三米多……
山谷口竹林的里面,,一棟小瓦房,張晨、張瑤還有張坤和張文在院子里打牌。
大竹村姓張的人比較多,其次是姓李和姓羅的人。
張文是小叔的兒子。張坤……他和張晨的關系就不好描述了,都是張太公的重孫。張太公有三個兒子,到陳放他們這輩,太公的兒子,陳放他們都要喊爺爺……
稱呼都差不多,就是個親遠的關系。
看到陳放他們回來,張晨放下牌,帶著張瑤過來打了個招呼。
陳放舅舅他們認識張晨,每年過年陳放家里辦招待,張晨都會過來。
陳放給舅舅介紹了張瑤,張坤他們,帶著舅舅他們進去了漁場。
這里的魚池,水泥墻高,但里面的水沒有放滿。魚池里的水深基本在1.5米左右……
水泥墻最高的一面是1.75米的樣子,差不多是1.8米。而池子內壁深度超過2米了。
建魚池的時候,挖掘機還挖過塘基。水面到墻壁高度留有半米,是防止細鱗魚跳出魚池。
魚池建設由低到高。往山谷內的水泥墻,露出地面部位也就一米多點,可以在外面直接看到魚池里面的情況。
現在沒有空閑池塘了,里面全養著魚。
最下面養的是雅魚,最小都是1斤半,最大有兩斤多。
雅魚的魚池,每平米差不多3條雅魚。雅魚對水質的要求也比較高,池子里的水,1.5米深度,水質清澈見底,能清晰看到雅魚的背部。
上面魚塘排水出來,進入沉淀池。
沉淀池的水,經過小水渠,再注入下面的魚塘……而不是將上面魚塘水直接注入下面的魚塘。
沉淀池作用很大。里面有過濾網格,能過濾掉上面魚池里的雜物……從而保持整體的水質清潔,透明。
看過雅魚的魚池,陳放帶舅舅他們去看山澗生態池。
生態池就是原來的小竹溝,經過改造了,生態池下面鋪面大小鵝卵石。里面的水要淺一些,最深1.5米可能不到,最淺的地方就半米多深。
里面水依舊清澈見底,養著一條條黑背雅魚,這里的雅魚更大,全都4斤以上。
從山谷口參觀到最里面,舅舅他們看到了云山細鱗,爬鮡。
云山細鱗長得特別快,在度過魚仔期后,幾乎是能看見的長大。當然了,這種魚和草魚、鰱鳙沒法比。
草魚一年能長一斤多,兩斤。如果養半斤的魚苗,當年喂草,食物充足的話年底就能長到3斤以上。
鰱鳙也差不多,一年能長幾斤。
云山細鱗,體長普遍在14厘米以上了,有1兩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