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敢指望靠這三百石糧發財,我只想留著以防不測。”
許欣蘭很佩服韓掌柜的遠見。
早早的囤了糧。
“韓大叔,我倒是有一個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將酒樓改賣粥。
“對,薄利多銷,將糧這樣消化掉比賣高價糧強。”
一文錢一勺子粥,一勺子就是一大碗,不說夠吃但至少能吊一個人的命。
粥就是米和水給熬制的,還可以在里面放點肉碎末。
“酒樓暫時不營業了,開設五個灶臺專門熬粥,每天賣早晚兩頓,一直不間斷的賣。”
“這是個好主意!”
一方面可以幫助饑餓的百姓,一文錢不貴,比起一斤米三四十文錢來說那簡直就是能活下去的福音了。
另一方面,確實如許欣蘭所言,可以將這三百石糧消耗掉。
就算是朝廷也好官員也罷,誰都不敢這會兒還來逼著他將這糧交出去。
“粥里還可以放些菜葉子什么的,一個灶臺熬一樣,要吃什么味道的就各自排隊。”許欣蘭道:“唯一要麻煩點的就是要派人保護好,不能亂套,也不能出現哄搶的情況。”
“這倒無妨,到時候酒樓的人都可以幫忙。”不賣菜了大家伙兒也就要失業了,給他們換一個差事月銀照發,想必都是很樂意的。
和許欣蘭說上幾句話簡直能讓人開竅。
許家的姑娘聰明真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
河灣,韓掌柜留下了八個護衛每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守護著那個院子和許家。
然后自己連忙趕了回去,修書一封給酒樓的大管事趙六。
“老爺這樣子哪能賺到錢啊。”趙六看完一聲嘆息,將信給了旁邊的帳房。
“老爺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賺名聲。”帳房看完算了一下帳:“至少,老爺這樣不會虧本。”
這批糧是八文錢一斤的時候買回來的。
一斤米可以熬一大陶缽的稀飯,如果再摻點蔬菜什么的,舀上十來碗完全沒問題。
除掉人工錢和成本,估計著確實賺不了多少了,但是,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吸引更多的人來酒樓。
患難的時候見真情。
這會兒救了濟必定為大眾所記住。
等這場天災過后人們必定還來韓記酒樓。
“城外來了很多流民,有人建議官衙不讓他們進城。”
“是怕他們進來成禍害吧。”
“是吧,都提心吊膽了。但是,那到底是一條人命,進城或許還能找著事做掙幾文錢補貼家用。”
幾文錢現在買什么都買不了。
“那就按老爺吩咐的辦吧。”趙六道:“都傳出去,明天開始韓記酒樓歇業賣粥。”
酒樓賣粥,聞所未聞。
一時之間,成了府城的大新聞。
“韓記總是喜歡出風頭。”同行是冤家,好的時候韓記的生意好得讓他們眼紅,這會兒真希望韓記出糗:“他怎么不敢施粥。”
施粥,如果僅僅是小范圍的災難完全沒問題。但是,這次的天災是一年顆粒無收,這可不是鬧來玩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