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夜之間,寂靜了快一年多的河灣熱鬧起來。
這一次是真熱鬧,比哪一年都熱鬧。
“白叔,韓家的長年這么多嗎?”
許欣蘭壓根沒想到,韓家一百畝地里全是人,每塊地都有數人在那里勞作。
“哪有啊,韓家的長年只有莊上的十七八戶人家,壯勞力加起來也不足四十人。”
可是,眼下河灣韓家地里有幾百人之眾。
這還是她們搬到上古里村第一次見到這么多人!
就算是這個村子里的人,也有沒見全的時候,所以,這次河灣最熱鬧。
“這些人,很多都是各村缺糧的人……”
白叔說完,許欣蘭點了點頭。
果然是精明人啊!
他不僅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楊知縣,還自己也給運氣了起來。
不同的是,他不是賣粥,而是給糧食。
幫韓家種一畝地就給五斤或十斤糙面隨便選。
這就是給了缺糧人的一條生路。
于是只要有勞動力,全家出動搶著來種,這也就出現了一畝地有數人的場景。
他們或是商量好了,幾人合伙種一畝,回頭領了糧再均分就好。
韓家的長年這會兒倒是榮升為管事了,都只負責看管種的地行不行就成。
再沒有比這會兒當長年更輕松的活了。
反觀陳家山陳老爺那些沒佃出來的田地,全是荒著的,壓根兒就沒種。
村子里也有數家人沒動,不過大部分人是種了地里,說田里種不會有收成。
具體孰是孰非倒是需要時間來驗證了。
“陳大哥。”許欣蘭在看時,陳小路也在看。
“嗯,韓掌柜果然是個生意人,這樣的法子都能想得到。”
這樣一來,一不會荒廢自己的田地,二來也算是做了善事兒。
“說起來,陳家山陳老爺應該也不缺這點糧吧。”許欣蘭友情提醒。
“確實也不缺。”陳小路暗下決心,回去面見一下陳老爺,說說韓掌柜的事兒。
許欣蘭看他心里有了計較也就不再多言。
也不是她要多管閑事,說真的,這種天災之下,不管是誰種出的糧食都是一種救贖。
陳家山有了余糧肯定就會賣出來,當拿銀子都買不了糧那就是一種悲哀了。
所以,許欣蘭希望陳老爺能效仿。
因為她知道,在河谷平原縣有一大半的田都是陳家山陳老爺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種,空缺,也會缺至少一大半的田地,那是一種浪費。
這樣的事兒,不用說,明天會傳遍各個村子,想必那些佃了地的人也會去種了吧。
結果,陳氏帶給她的消息卻是一點兒也不樂觀。
“不種呢,別村的不種就算了吧,那是他們確實沒水源,吃水都靠到我們村來挑。”陳氏慪氣的是,自家村子里也有數十家不動工:“他們說天干,種下去也是顆粒無收,與其這樣不如留下種子糊口。”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