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就是看小蘭的想法來修,錢呢,反正都在那里,按著那點錢來修就中。”加上張洪福又捎回來的幾兩銀子,共就有五十兩的家底了。
五兩銀子都能修幾間屋,五十兩,他們認為可以修個韓家楊家那樣的小院子。
可惜一打聽,人家的院子花了幾百兩,所以,還是不能比。
“韓楊兩家的修院子的錢花得不多。”許欣蘭笑道:“只是在后期的擺設上費錢而已。”
修個框架,五十兩完全能做到。
只是沒錢裝修。
還別說,張楊氏發了話,許欣蘭心里還有些意動了。
既然要好好的這兒過日子,既然有五十兩銀子為可不一步到位。
先修個大院子放在那里,回頭慢慢的搞里面,沒錢搞就放著。
“那咱也修院子?”
“可以的。”許欣蘭點頭:“地買了這么寬不修也浪費,修著過幾年再適當的打理一下就行了。”
張楊氏將許欣蘭的話轉給了張大柱聽。
“那就按那孩子的想法來。”張大柱道:“說起來真是委屈她了。”
張楊氏心里嘆了口氣,修一個大院子是一回事兒,回頭老二老三也讓修這么大的那可不是他們能承受得起的。
“你先別擔心那么遠,一個一個的解決。”張大柱道:“照你這樣說來咱們一輩子都得受累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船到橋頭自然直。”
“這筆錢是家福洪福挖山參得來的,我怕他們有意見。”
“反了他們了,還沒長大就有私心。”張大柱道:“再說了,洪福今年都拿了二十多兩銀子回來了,以后還能少,他掙回來的錢這兩個小的不用?”
這倒也是!
“一家子齊心協力,搞好一個是一個。”張大柱道:“你也不看看這個兒媳婦說的是什么樣的人家。老二老三能談得這樣的媳婦,老子就是砸鍋賣鐵也給他們修。”
“得了吧,你那鍋和鐵都不值幾文錢。”張楊氏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別早早的吹牛。”
張大柱就說了,他吹牛也不怕,因為老二老三真的娶不到許家那樣聰明能干漂亮還能識字的兒媳民了,所以他可以大膽的吹,沒有吹破的時候。
河灣又添一戶人家。
因為平日里張大柱和張楊氏對待鄰里都和和氣氣的,這會兒要修房子大家也都跑去幫忙,聽說張家也修大院的時候,許多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氣。
河灣當真是積福發財之地?
連張家和陳家這樣的小戶人家都有錢修新房子?
這錢,哪來的的。
對他們去挖山參和陳小路借錢之事,知道詳情的只有葉大修夫妻,更是增加了幾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