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欣蘭提起學堂之事。
莫氏沉默。
許欣儀倒是有幾分興趣。
她一向酷愛讀書。
不過,因為面對的不是那些個彬彬有禮的少年郎,而是山村里的鄉下野孩子,卻沒有把握能不能駕馭。
“母親,您覺得這事兒成不?”許欣蘭看出來了,許欣月和許欣佳是沒什么興趣的。
這倒也是,兩人夫婿身份不同,不宜拋頭露面。
倒是陳小路自己就是個熱心腸的人,對許欣儀又是十二分的體貼。
估計她愿意去教學生的話,陳小路是舉雙手支持的。
“四丫頭,你說的這個事兒也在理。”莫氏最后嘆息一聲:“可是,讀書又有什么用啊?”
別忘記了,許家的孩子永遠不可能入仕。
哪怕是頂著安兒的名頭去也不行的。
那是自找麻煩!
“可是,母親,總不能當睜眼瞎吧。”許欣蘭道:“讀書除了出仕以外,還可以明理,可以明智;可以了解別人也可以了解自己,天文地理人文社科知識無不是從書中而來的。”
如果讀書僅僅是為了當官的話,那這書還真是不用讀了。
“書本知識包羅萬象,除了拓寬知識外也可以陶冶情操,人不讀書有眼無珠。”
“看看,這丫頭,我就說了一句,她說了十句了,可是一個惹不起的主。”莫氏笑了。
她何嘗不知道這些呢,只不過是心生酸澀而已。
“母親……”許欣蘭吐了吐舌頭,她又犯傻了。
“四姑娘啊,你越發……”沒規矩三個字沒敢說出來,說出來了她自己也沒規矩。
她只是一個妾而已,這事兒不能忘記。
“四妹妹說得在理。”許欣月道:“上古里村地偏離鎮子遠,能設有一個學堂其實也是好事。”
她想得更遠,想著未來自己的孩子也是要學習的。
不過,就不知道她的孩子能不能出村去了。
總不能世代子孫都不讓出去吧,那就真正的沒有了出路。
又或許,防備的只是許家人,對出嫁的孩子倒是沒有限制的。
“你們覺得可以就去做吧。”莫氏道:“我是沒有精力了,年紀大了,心不從心。”
她什么都不想,就想著將這幾個女兒嫁出去,將小五養大娶一房妻室看他為許家延續血脈就行了。
“長姐,你愿意當先生嗎?”
“女先生嗎,應該挺有趣的。”
那就是同意了。
第二天,許欣蘭就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陳氏。
“太好了。”陳氏就覺得小路這個媳婦娶得好。
雖然是在村里當先生,可能沒有束修先生的。
但是村里人都淳樸啊,你教導了她家的孩子,她沒銀子總有糧食或菜蔬什么的,雞蛋也會送上幾個的。
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家庭補貼吧。
這會兒的陳氏,忘記了陳小路已經是新晉員外郎的事兒了。
還以尋常百姓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當然,更好的是,村子里有了學堂,孩子們就不用送到鎮上,也少擔心少費神了。
“只不過,長姐說她教導的孩子也就只是識一些字而已,不能考科舉,需要考科學的孩子必須送去鎮上。”頂多是一個啟蒙吧,對科舉方面的問題一竅不通。
“這是當然了。”要考科舉的孩子誰敢將賭注押在一個女人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