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路聽聞許欣儀要當女先生很贊同。
“就在我家的院子里教吧。”陳小路道:“這樣也方便。”
以后都不用去別人家去。
“行,回頭就告訴你三姑爺去。”
這事兒,栽完秧子后就辦。
事情沒辦,話風先露出來了。
聽說許家大姑娘愿意當先生教孩子們學識字,不管兒女都可以送去學,這一下村子里的人都趕緊的來幫許欣蘭割小麥。
小麥割完了,又牽來牛耕地,再去旁邊韓家的水田里放了一些水過來,將田折騰平整了栽秧子。
五畝田,不到一天時間就栽完了。
“謝謝大家了。”
“許姑娘客氣了,你們要教孩子學識字呢,我們該謝謝你們。”
“那咱們都不用謝了,就當是換工了。”許欣蘭笑了,這樣謝過去謝過來的何時是個頭。
“對,當換工。”
各取所長相互幫襯。
許欣蘭看著成堆的麥桿和曬干后只有五百多斤的小麥感慨不已。
這可真是毛多肉少的東西啊。
“嬸子,咱村里哪兒可磨面粉”
自種的糧食,吃起來應該都要香一些。
“村東頭就有碾子。”陳氏道:“不過,你們是搞不動了,讓小路和家福去。”
張洪福不在家,張家福就被抓了壯丁,只要用勞動力的地方他都幫忙出力。
“行,明天讓陳大哥幫我們磨一些面粉回來。”
只是,讓許欣蘭都不料到的是,磨回來的是粗面粉。
也對啊,精面粉得脫殼去皮才成。
碾子確實是達不到這個標準。
她倒是可以吃得下去,只是苦了莫氏她們和兩個孩子了。
“哪有吃不下的。”莫氏拿著蒸出來的黑乎乎的饅頭:“這兩年來早已經變成了村婦了。”
言行舉止是向村婦靠攏了;喉嚨也變粗了。
“聽說,多吃粗糧好呢。”
“對,莫氏,多吃粗糧對身體有益。”許欣蘭樂呵呵的說道:“比如玉米紅苕之類的都可以多吃。”
“行,以后就多吃吧。”說完扳了一點放進了小五的嘴里:“你也學著吃粗糧,咱是鄉村里的孩子,就該有鄉村里的孩子的樣子。”
再不是什么金貴的人了,也就不要矯情,要不然活不下去。
小五才不在意呢,咽下去后覺得還不夠,一把搶過去。
“母親,您看這個饞嘴的東西”
“喲,小祖宗,你可不能咽著了。”
“母親,他都一歲半了,不會咽著的。”許欣蘭道:“倒是妹妹,你喉嚨小可別學了他這個糙漢子。”
說著一點一點的送到小女孩的嘴邊。
小女孩子就乖巧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咬著。
許欣蘭覺得,這孩子真是太乖了!
真的,比起小五,她就是典型的乖孩子。
幾乎不哭,也會叫娘叫母親了,叫得大家心都是軟的。
當她叫母親的時候,莫氏是破格抱了她一下,然后讓她乖乖聽話,既然是許家的五姑娘,就不會虧待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