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的幾天里,李文也沒有出去,是因為天氣很冷了,零下十多度,這兩天又下了一場大雪,覆蓋了整個李家村。
雖然天氣更冷,但是擋不住農村人干活的熱情,李文認為天氣很冷了,即使糊鞋底子,估計也會凍住了,根本就做不了活。
不過有人建議去做糟魚的熱炕上去做鞋底子,現在天冷了,也沒有辦法做糟魚了,但是添幾把柴火,把炕燒的熱熱的,既能糊鞋底子,又能坐在炕邊上,熱乎乎地納鞋子,何樂而不為吶?
說做就做,大家一收拾,把做鞋的工具和一些布料都拿了去,一塊往做糟魚的地點走。
但是很不巧,那幾間炕屋早擠滿了人,比大隊部哪里還要熱鬧。
強悍的大樹大娘一把把坐在炕邊的一個小伙子扯下炕,“滾一邊去,別在這里礙事。”
接著又把其他幾個人都趕走,感到其他炕邊上去坐著了。
春生嫂子給李文介紹說,“剛才那個小伙子是大樹大娘的二小子。”
李文才明白大樹大娘為什么會對那個小伙子不客氣,而且一點反抗的意思也沒有。
好在為了做糟魚,村里在屋里支了一圈炕,根本不影響大家坐在一塊打鬧。
做糨子,糊鞋底子,幾個人干活很快,估計過不了多長時間鞋底子就能好了。
然后大家開始剪裁鞋樣,預先把鞋樣都做好,等鞋底子好了就可以開始納鞋了。
這個年代農村人生活娛樂少,沒有手機和電視什么的,都是聚在一起閑聊。
要是談到有什么忌諱的地方,有人就提醒一下,大家就再說了,再談另外的話題。
不過談得最多的是明年的收成怎么樣,還說起了自留地和養殖的問題。
有人過來問奶奶陳茹華,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陳茹華只能微笑著說:“我看到你們隊長這幾天就忙著這個事情了,據說從鄉里拿到這個文件了,那就是說這個事情不假,估計過年后就開始了吧。”
大家都一片歡呼,這個好消息太重要了,很多人開始思考過年后怎么開始做副業的事情。
自由地很多人還是愿意種糧食,至于種蔬菜,就在地頭種一點就是就家里人吃就可以了。
但是養殖的事情,大家都犯了難,要是家家都開始養殖的話,那些豬崽和雞鴨鵝苗從哪里去弄?
這些只能在農村集市上去碰運氣,但是粥少人多,買到買不到都是兩可之間的事。
就連李書成晚上回來的時候也說到了這個問題。
李文開始不想說的,想在另外一個世界找到養殖場再說,但是看到爺爺李書成發愁,村里人都開始四處打聽豬崽和雞鴨鵝苗的事情。
最后李文還是沒有忍住,給爺爺李書成說:“我前段時間給提供漁網的人去信,他們那里有養殖場,可以提供給村里一些豬崽和雞鴨鵝苗,可以先統計出一個數量,過年后他們會想辦法給送來。”
李書成一聽到有養殖場,有點不敢相信,“這個他們也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