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前進微微點頭,然后開口問道:
“困難肯定是有的,但你是我們的大管家,總不能一句沒有錢,我們就什么都不干了吧?”
張磊被這話噎了一下,不知道該怎么回答,訕訕的低頭沉默了。
閔光輝微微一笑:“張前進同志,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他還不是巧媳婦,你讓他能怎么辦?”
張前進目光一冷:“那就找能把無米變成有米的巧媳婦,我們目前的狀況沒時間扯皮!”
會場一下子沉默起來,沒人敢在這個時候捋虎須,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來張前進要開始行動了。
覃家灣,是東海市比較特殊的一個存在,因為這個村子被分成了好幾個部分。
三分之一的人在海邊,另外三分之二分布在相鄰的兩個海島上。
這個村子和沿海的其他村子相比,條件是最差的,因為他們沒有一點土地。所有的收入都來源于捕撈。
前些年海產資源豐富,這個村子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老百姓都掙了錢,所以家家戶戶都蓋起了小樓,成了有名的富裕村。
但是這兩年因為魚類資源的匱乏,他們的收入銳減,特別政府發布了休漁期這樣的政策之后,很多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漁民不讓打魚他們還能干啥?
于是大多數偷著出海的人,都是這個村子的人經常被抓住罰款。
只是上面只是不讓出海,又沒有幫助他們找到一條出路,大家心里自然非常抵觸。
村主任叫覃志祥,覃家是村子里的大戶,這個村五分之四的人都姓覃。
覃志祥今年五十多歲了,身體干瘦,常年的海上生活讓他的皮膚完全成了古銅色,此刻的他正瞇著眼坐在自家的門口納涼。
兩個老表坐在他對面吸著水煙袋,“咕嚕咕嚕”聲音非常響。
“大哥,這樣下去不行啊,家里沒錢了,以后我們吃什么?”
一個跟覃志祥長相相似,卻膀大腰圓的漢子抬起頭,問了一句。
這是覃志祥的小弟弟覃志偉,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覃志偉不是漁民,因為是家里的老小,所以一直在碼頭賣鄉親們打撈上來的海產品。
“今天幾條船出去了?”
覃志祥淡淡的問了一句,盡管被抓住就得罰款,但是覃志祥知道,每天還是有人出去。
漁民出海都是晚上出去,一大早就回來了。加上漁政這一塊了解他們的情況,很多時候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這時候幾個陌生人走了過來,站在覃志祥家門口指指點點的,覃志祥住在岸邊,沒有在海島上,因為村子里很多事需要他處理,在這里方便。
看著幾個人目光不時的掃向他們,脾氣火爆的覃志偉站了起來,朝他們喊道:
“你們是什么人?跑到我們村里干嘛?”
這幾個人正是張前進和幾個旅游局的人,他們正在商量如何規劃這里的問題。
該說不說,村子里雖然環境不好,但是各家的住宅卻都非常漂亮,有了錢修房子,是中國人最喜歡做的事。
旅游局的農布衣皺著眉頭看著村子村子里臟亂不堪的環境,用手捂住鼻子,主要是村子里一股腥臭味道。
漁村就是這樣,如果沒有了這股味道,那就不是漁村了。
村里的女人們大多都在織網補網,這是她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雖然現在禁漁了,但她們還是閑不住。
聽到覃志偉的喊聲,農布衣皺著眉頭剛要訓斥,卻被張前進阻止了,他笑了笑回答:
“我們是游客,來這里玩一下,請問有吃飯的地方嗎?”
覃志偉沒好氣的罵道:“你們是不是有毛病啊?跑村子里來找飯吃,吃飯去市里面,離得這么近,又累不著你們。”
“你閉嘴!一邊待著去!”
覃志祥罵了弟弟一句,站起來迎了上去,他畢竟是村主任,看人還是有些眼光的,畢竟為首的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是氣宇軒昂,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各位同志好,真榮幸你們能到這里來旅游,村子里沒有餐館,大家要是不嫌棄,就來家里面吃一點兒。”
農布衣撇撇嘴,剛要拒絕,張前進捅了他一下,他也就不敢說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