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戰士鋼鐵上市的時候,葉雨澤就已經簽署了很多保密協議,而整個戰士集團老總更迭,自然更加麻煩。
這一點葉雨澤特意沒有提醒葉風,主要是想讓他自己去面對這一切,畢竟他生長在米國,對于國內的很多東西并不懂。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最起碼他會學會很多東西,再說遭受一些挫折,不是壞事兒。
米國和華夏是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而葉風如今是身兼兩個巨無霸集團的掌門人。
他今后面臨的事情只會越來越復雜,他必須有解決這些事情的能力。
這也是一開始,葉雨澤并不看好二兒子葉茂,卻執意要把戰士集團交給他的原因。
葉茂執掌戰士集團,就不會出現這些事情,一切都是因為身份。
雖然和葉風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但有關部門顯然還是不放心的。
再經過一系列的協商之后,葉茂竟然意外的成為了戰士集團另一方的股東代表,來參與戰士集團一些涉外商業活動。
原本協議規定,他們是不參與經營的,只不過因為葉風的身份問題,這一條也松動了。
只不過也只是有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
按說葉茂的身份,是并不適合做這個代表的,只不過上面經過多方面考慮,加上要照顧葉風那邊的情緒,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決定。
事情說起來也有些好笑,葉茂主動辭掉了戰士集團的董事長,結果卻以另一種身份參與到戰士集團的運營當中了。
當然,這種參與,也只是面臨涉外大型決策的時候,畢竟他如今也是廳級,負責全國范圍內的新能源發展。
這一下倒也有些互補了,特別是涉外問題,公司商業行為和政府行為各有利弊,反而讓事情變得簡單起來。
當葉茂以股東代表身份重返戰士集團決策層時,挪威特隆赫姆的寒風正裹挾著北極圈的冷冽,拍打著葉風位于戰士集團北歐分部的落地窗。
此刻他手中攥著一份加密文件——歐盟最新修訂的《綠色新政工業法案》,這項法案表面上是為了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實則暗藏對非歐盟企業的技術封鎖條款。
而與此同時,葉茂在華夏京都市的辦公室里,正盯著全國新能源產業分布圖。
手指在東南亞區域反復摩挲——那里,一場由美資企業主導的新能源產業并購浪潮正在悄然涌動。
東南亞某國的新能源產業園招標現場,戰士集團的方案以絕對技術優勢脫穎而出,卻在最后關頭被該國能源部以“國家安全審查未通過”為由擱置。
葉風在視頻會議中緊蹙眉頭:“他們的技術參數根本達不到我們的標準,這明顯是人為設限。”
屏幕另一端,葉茂翻看著外交部傳來的密報,語氣沉穩:
“這背后有美方資本運作的痕跡,我們需要換個角度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