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風則負責將開采出的鋰資源,通過雷神集團的全球供應鏈網絡,輸送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電池工廠,形成“資源—技術—市場”的完整閉環。
迪拜世博會,華夏國家館的“未來能源”展區成為全球焦點。
葉茂作為特邀嘉賓,在這里發布了《全球新能源互聯互通倡議》,倡議書中提出的“清潔能源絲綢之路”構想,將全球五大洲的新能源基地通過智能電網連接起來。
葉風則以企業家代表身份宣布,戰士集團將投資1000億美元,用于建設跨境能源傳輸網絡。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由華夏援建的“太陽谷”光伏電站群正式并網發電。
這個項目由戰士集團提供核心設備,并且負責智能運維,而葉茂則通過中非合作論壇,為項目爭取到了長期低息貸款。
當第一縷電流點亮西非村莊的燈火時,當地酋長將刻有“光明使者”的金質勛章,分別授予了葉家兄弟。
紐約時代廣場的巨型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戰士集團新能源汽車在歐洲街頭穿梭的畫面。
巴黎埃菲爾鐵塔下,雷神集團的儲能系統為夜間景觀燈提供清潔能源。
悉尼歌劇院的屋頂,鋪滿了戰士集團生產的柔性太陽能板……
這些畫面不僅代表著商業上的成功,更標志著華夏新能源產業真正站上了世界舞臺的中央。
在慶功宴上,葉風舉起酒杯看向葉茂:“當初你以股東代表身份回歸時,我還覺得束手束腳,現在才明白,這雙‘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握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奇跡。”
葉茂笑著回應:“這不是結束,而是華夏新能源改變世界的新起點。”
窗外,城市的燈火與天上的星辰交相輝映,恰似他們攜手繪制的那幅波瀾壯闊的全球新能源藍圖,正向著更遼闊的未來延展。
當葉家兄弟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經濟學人》“全球能源變革推動者”專欄時,新的挑戰已如暗流般在深海涌動。
中東某產油國突然宣布終止與戰士集團的光伏項目合作,轉而與歐洲企業簽訂協議,表面原因是“技術標準分歧”,實則是美資企業在背后推動“能源地緣政治重組”。
與此同時,歐盟以“反補貼調查”為名,對華夏出口的儲能設備加征臨時關稅,試圖為本土企業爭取喘息之機。
葉風連夜從硅谷飛回華夏,在戰士集團總部的全息會議室里,三維投影將全球新能源市場的局勢以動態圖表呈現。
“他們這是想從供應端和市場端同時卡脖子。”
葉風的手指劃過中東地區的虛擬地圖,“但中東并非鐵板一塊。”
葉茂則調出外交部最新的情報分析:“沙特王儲正在推動‘2030愿景’,他們需要真正能落地的清潔能源技術,而不是政治作秀的合同。”
兩人迅速制定出“分而治之”的策略。葉風親自飛往沙特利雅得,帶著由劍橋大學能源研究所出具的獨立評估報告,向沙特能源大臣展示戰士集團的塔式熔鹽儲能技術——
這項技術能讓太陽能電站在夜間持續供電,完美解決沙漠地區能源供應的間歇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