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情況,楊革勇和葉雨澤沒有強行推進。
他們決定先從與部落首領溝通入手。兩人帶著禮物,親自拜訪各個部落。
在部落的議事帳篷里,楊革勇真誠地對部落首領們說:
“各位首領,我們來這里,不是要奪走你們的東西,而是想幫助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糧食產量提高了,牛羊養得壯了,你們的族人能吃飽穿暖,生活富足,這對大家都有好處。我們保證,不會干涉你們的傳統習俗和內部事務。”
葉雨澤則補充道:“我們可以先做個試點,讓大家親眼看看效果。如果覺得好,再推廣開來;要是覺得不行,我們馬上離開。”
在兩人的耐心勸說下,部分部落首領態度有所緩和,同意先進行試點。
為了進一步打消他們的顧慮,楊革勇和葉雨澤還邀請部落首領們參與到項目的管理和監督中,讓他們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權益得到了尊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試點基地逐漸有了起色。種植的小麥綠油油一片,長勢喜人。
養殖場里的牛羊膘肥體壯。當地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后,態度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人主動要求學習新技術,參與到農業生產中來。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尼國缺乏完善的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體系,豐收后的糧食和肉類無法及時處理和銷售,容易造成浪費。
楊革勇和葉雨澤意識到,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起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他們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聯系到索國國內以及周邊國家的企業,在尼國投資建設農產品加工廠。面粉廠、肉制品加工廠等相繼落成,將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同時,組織成立農業合作社,幫助農民統一銷售農產品,避免惡性競爭,保障農民的利益。
在這個過程中,楊三也積極配合父親和岳父的工作。
他派出軍隊維護農村地區的治安,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協調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為農業發展提供支持。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尼國的農業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大片荒蕪的土地被開墾,糧食產量節節攀升,百姓的餐桌上逐漸豐富起來。
養殖場的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還開始出口到周邊國家,為尼國帶來了外匯收入。
看到百姓生活逐漸改善,反抗的聲音也越來越小。一些曾經抵制索國統治的人,開始轉變態度,主動參與到國家建設中來。
楊革勇和葉雨澤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治理尼國的第一步,算是成功邁出了。
然而,他們清楚,這僅僅是開始。尼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普及、醫療改善等諸多問題,還需要長期的努力和投入。
但他們堅信,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尼國一定能走向繁榮穩定,索國對這片新領土的統治也將更加穩固。
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后,楊革勇和葉雨澤又將目光投向了尼國的教育和醫療領域。
他們深知,只有提高國民素質,保障人民健康,才能為尼國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葉雨澤和楊革勇站在蒙巴薩城郊新建成的農業合作社屋頂,望著遠處麥浪翻滾的田野,心中卻并未有絲毫懈怠。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他們知道,接下來的路更加艱難而漫長。
“溫飽只是第一步,”葉雨澤摩挲著手中的莫合煙,目光堅定,“教育和醫療不跟上,尼國永遠無法擺脫落后的命運。”
楊革勇點點頭,深吸一口氣道:“我打算在尼國各地建立免費的公立學校,從索國和馬賽抽調優秀教師,同時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材,讓這里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葉雨澤補充道:“醫療方面,我們可以在主要城市和偏遠鄉村建立醫院和診所,從加州農場的醫療團隊中調配骨干力量,培訓當地醫護人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醫療體系。”
兩人隨即開始制定詳細計劃,聯系各方資源,為尼國的教育醫療改革做準備。
與此同時,葉眉和楊三也在為打破非盟制裁而積極奔走。
葉眉利用自己女王的身份,頻繁與周邊國家的政要、商界領袖會面,展現索國治理尼國的成果和誠意。
她在一次外交晚宴上,向鄰國代表展示了尼國農業改革后的豐收景象視頻,懇切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