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她,儲氫罐在-50c的密封性能數據我們有,免費送。”
他頓了頓,忽然咧嘴一笑,“順便問問,她的電動車能拉著蒙古包轉場嗎?能給棉田脫殼嗎?新能源不是比參數,是比誰更懂土地。”
這話像根刺扎在王麗娜心上。她連夜讓人改裝了五輛“閃電七號”,加了可拆卸的播種機——
這是她從葉茂的棉田訂單里學來的。
測試那天,她挺著肚子站在河北的麥田里,看著電動車拖著播種機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夕陽把影子拉得老長。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宴會廳里,葉風剛結束一場關于“光伏制氫+氫能運輸”的演講。
臺下坐著的沃爾沃集團董事長遞來一張名片:
“我們的卡車想試試你們的儲氫技術,從哥德堡到奧斯陸,能不能讓加氫時間比加油還快?”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起來,是葉雨澤的視頻電話。
屏幕里,父親正蹲在西瓜地埂上,身后的光伏板反射著碎金似的光:
“麗娜的電動車在河北種麥子了,你那邊怎么樣?”
“挪威的水電集團愿意合作建加氫站。”
葉風望著窗外飄雪的峽灣,“他們的水電站發的綠電,制氫成本比西北還低。還有芬蘭的林業公司,想把伐木機改成氫燃料的,說排放的水能直接澆樹苗。”
他頓了頓,語氣亮起來,“爸,我想在全球搞‘能源互補網’——城市里用電動車,充電方便;偏遠地區用氫能車,加氫靈活。”
“比如非洲的礦區,光伏板白天制氫,晚上給電動車充電,剛好互補。”
葉雨澤的聲音帶著笑意:“你爺爺當年在沙漠里種樹,說過‘沙棘抗風,紅柳耐旱,各有各的活法’。能源不也一樣?”
掛了電話,葉風立刻讓助手訂了去冰島的機票。
那里的地熱資源豐富,最適合建氫能示范站。
在雷克雅未克的地熱電站,他看著蒸汽輪機排出的熱水被導入電解槽,氣泡滋滋往上冒——那是純度99.99%的氫氣。
電站負責人拍著他的肩膀說:“你們的‘雙能車’要是能在冰川上跑,我們就訂一百輛,用來運輸科考設備。”
消息傳回軍墾城,王麗娜正在產房里陣痛。
護士遞來手機,屏幕上是葉風發來的冰島加氫站照片。
她忍著痛笑了笑,給研發部發了條信息:“把‘閃電七號’的電池模塊改成可拆卸的,和‘雙能車’的儲氫罐通用。既然是戰友,就得能搭把手。”
軍墾城的秋天來得猝不及防,一場早霜打黃了棉田。
葉茂站在地頭,看著阿不都駕駛的“雙能車”正用脫殼機處理新收的棉籽,車尾部排出的水汽在陽光下凝成小彩虹,剛好落在旁邊的冬小麥苗上。
“王總派來的工程師就在那邊。”
葉茂指著不遠處的帳篷,“他們在給電動車裝光伏充電板,說要試試在沙漠里能不能自給自足。”
帳篷里,王麗娜的團隊正和伊萬的工程師爭論不休。
戰士電動車的副總王楠楠拿著檢測儀說:
“你們的氫燃料電池啟動快,但在城市里還是我們的快充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