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怕什么。
老鄭還在醫院等著消息,生產線的工人等著開工,女兒等著坐爸爸造的車,還有千千萬萬個像老工人那樣,盼著少排點煙的普通人。
他喝了口粥,拿出手機給王楠楠發信息:
“讓實驗室準備好電池安全檢測報告,我到了州政府就直接去聽證會。”
發送成功的提示彈出時,車已經駛入機場高速。
遠處的天際線越來越亮,金色的陽光刺破云層,把天空染成一片琥珀色。葉風望著窗外掠過的車流,忽然覺得渾身的疲憊都散了。
路還長,事還多,但只要方向沒錯,哪怕帶著一身泥,哪怕走得再難,又有什么關系呢?
畢竟,那些等著被改變的生活,那些正在發生的改變,都在前方等著他。
飛機起飛時,葉風關掉手機,靠在椅背上閉上眼。這是習慣,其實飛機上開手機影響并不大,特別是他的私人飛機。
但他更愿意利用這個時間休息一會兒。
夢里好像又回到了十年前的戰士集團,老工人握著他的手,掌心的老繭蹭得他手背發癢:
“葉總,咱造的車,能少排點煙不?不然這個世界上汽車越多,人類的健康就會越少……”
以前他沒敢回答,但這一次他可以肯定的回答:“能。一定能。”
陽光透過舷窗照在他臉上,像層金色的鎧甲。他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多路要走,但只要想到那些在等著他的人,腳步就永遠不會停。
因為他知道,他造的不只是車,更是無數人的希望。而這希望,值得他帶著一身泥,堅定地走下去。
飛機降落在底特律大都會機場時,密歇根州的天空正飄著細雨。
葉風走出艙門,潮濕的空氣裹著鐵銹和汽油混合的味道撲面而來——這是底特律獨有的氣息,既藏著傳統汽車工業的榮光,也透著轉型期的滯澀。
王楠楠已經在到達口等了半小時,西裝外套被雨水打濕了邊角。
她接過葉風的行李箱,聲音壓得很低:
“州議會的聽證會定在下午兩點,能源財團的律師團一早就去了,聽說帶了三個專家證人。”
“專家證人?”
葉風扯了扯領帶,將保溫桶遞給王楠楠:
“是研究‘傳統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還是‘新能源危害論’的?”
王楠楠苦笑:“都有。為首的是密歇根大學能源系的霍夫曼教授,去年剛拿了石油巨頭的研究基金。”
葉風沒再接話,目光落在停車場的廣告牌上。一塊褪色的雪佛蘭海報旁邊,是戰士集團的巨幅燈箱——
淡藍色的固態電池圖案下寫著“每一次充電,都是給地球的擁抱”。
這是葉風親自敲定的文案,此刻在陰雨里顯得格外清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