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申請加入或尋求與索馬聯盟深化合作的國家絡繹不絕。
聯盟的版圖和經濟影響力迅速擴大,儼然成為東非地區毋庸置疑的霸主。
葉柔以其智慧、堅韌和親和力,被區域內許多領導人視為可靠的伙伴。
葉眉打造的金融和發展體系展現出活力。
楊三領導的軍事力量則提供了堅實后盾。
然而,崛起必然伴隨新的矛盾。索馬聯盟的快速擴張,嚴重觸動了一個區域內傳統強國的神經——塔國。
塔國位于東非沿海,歷史悠久,經濟實力原本在區域內領先,擁有東非最現代化的港口蒙巴薩港和相對發達的農業、服務業。
一直以來,塔國都自視為東非的天然領袖和門戶。
索馬聯盟的異軍突起,尤其是其大力發展的柏培拉港、基斯馬尤港等基礎設施,直接挑戰了塔共和國在印度洋沿岸物流樞紐的地位。
更讓塔共和國執政精英無法忍受的是,索馬聯盟的發展模式和政治向心力,吸引了不少原本屬于塔國勢力范圍的內陸國家。
如烏過、盧國的一部分勢力,開始向索馬聯盟靠攏,這直接影響到了塔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和經濟收益。
兩國關系迅速惡化,從經濟競爭上升到政治指責,再到邊境摩擦。
塔共和國加強了與米國的軍事合作,引進先進武器裝備,頻繁在邊境地區舉行軍事演習,矛頭直指索馬聯盟。
邊境線上,雙方士兵的巡邏隊不時遭遇,氣氛緊張,小規模沖突一觸即發。
在索馬聯盟與塔共和國接壤的北部邊境哨所,氣氛遠沒有高層決策那么劍拔弩張。這里是干旱的半荒漠地帶,烈日灼人。
哨所里,來自索國的老兵哈吉(haji)和來自馬賽的新兵萊瓦(lewa)正在站崗。
哈吉是個黑壯漢子,參加過統一戰爭,經驗豐富。
萊瓦則是個瘦高的馬賽小伙子,第一次上前線,既興奮又緊張。
“嘿,萊瓦,別老盯著望遠鏡了,塔國佬的烏龜殼(指碉堡)又不會自己跑過來。”
哈吉嚼著一種本地特有的提神樹葉,懶洋洋地說。
“哈吉班長,萬一他們突然沖過來呢?”
萊瓦緊握著手中的步槍,眼睛還盯著對面山頭上若隱若現的塔國哨所。
“沖過來?沖過來干嘛?這鬼地方連棵像樣的樹都沒有,搶沙子嗎?”
哈吉嗤笑一聲,“他們那邊的兄弟估計也跟我們一樣,正無聊得數螞蟻呢。除非上面那些大人物腦子抽風,否則誰愿意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真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