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眉領導的經濟團隊,面臨著將easu徹底鞏固為共和國唯一法定貨幣,并應對國際制裁壓力的雙重任務。
在瓦薩鎮這樣的新領土,easu的推廣雖初見成效,但根基不穩。許多像老卡布一樣的農民,仍然習慣于實物交換,或者對紙幣充滿不信任。
一些偏遠地區,舊的塔國貨幣甚至鄰國的貨幣仍在暗中流通。更棘手的是,塔國殘余勢力和外部干預力量,正在利用這一點進行金融破壞。
他們大量偽造easu,投向市場,企圖擾亂金融秩序,破壞easu的信用。
一時間,市場上出現了真假難辨的easu,商販們苦不堪言。阿依莎的攤位上,她不得不備上一個簡陋的驗鈔燈,仔細檢查每一張收到的紙幣。
這嚴重影響了交易效率和市場信心。“這該死的假鈔!”她忍不住抱怨,“聯盟得想想辦法啊!”
與此同時,國際制裁的效應持續發酵。
米國及其盟友利用其金融霸權,對試圖與東非共和國進行大宗商品貿易(尤其是石油、礦產等)的國際銀行和公司施加壓力,阻撓easu的國際結算。
葉眉極力推動的用easu結算地區貿易的計劃進展緩慢,一些原本態度曖昧的鄰國在壓力下開始動搖。
“我們的外匯儲備在持續消耗,”葉眉在經濟會議上神色凝重,“關鍵設備和技術的進口成本飆升,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
“如果不能盡快打破金融封鎖,easu的國內信用也會受到連帶沖擊。”
面對內憂外患,葉眉展現出了非凡的魄力和手腕。
對內,她采取了“強硬與懷柔”并重的策略:
1.嚴厲打擊:聯合楊三的securityforces,發動了“清剿假幣”專項行動,端掉了數個偽造窩點,公開銷毀了大量假鈔,并對使用和販賣假幣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震懾了犯罪分子。
2.技術升級:緊急委托兄弟集團旗下的精密制造企業,設計了帶有更復雜防偽標識(如金屬線、彩色熒光、水印等)的新版easu,并逐步回收舊版。
同時,推廣簡易驗鈔工具,并利用開始鋪設的移動通信網絡,開發簡單的短信查詢碼驗證功能(雖然覆蓋范圍有限,但代表了方向)。
3.信用賦能:強化與軍墾超市體系的合作,規定所有軍墾超市及關聯商戶必須無條件接收easu,并且保證貨品充足、價格穩定。
這相當于為easu提供了堅實的“實物錨”,民眾只要手持easu,就能在軍墾超市買到生活必需品和各種優質商品,極大地增強了貨幣信用。
老卡布就發現,他用賣糧食得來的easu,不僅能在集市上換到東西,更能直接在鎮上新開的軍墾超市分店買到來自聯盟腹地的各種新奇貨物,這讓他對這張紙片的信任感大大增加。
對外,葉眉則展開了更靈活、更隱蔽的金融外交:
1.尋找縫隙:她利用二紅和瑪莎建立的龐大商業網絡,通過第三國、離岸公司等復雜渠道,進行“易貨貿易”或使用加密貨幣等新興手段,繞過傳統金融監管,獲取必要的物資和技術。
2.分化拉攏:加大對那些對米國政策不滿或有自身利益訴求的國家的游說力度,提供更優惠的貿易條件,嘗試建立小范圍的雙邊本幣結算機制,一點點撬開金融鐵幕。
3.內部挖潛:加速共和國內部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減少對某些關鍵進口品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