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兩成中雜七雜八的品種不少,但因為占比不足,暫且不在研究范圍內。
“一般來說,半冬性小麥品種基本都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能夠在較低的溫度下正常生長。但如果溫度過低,如長時間維持在零下,種子的萌發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導致萌發速度減慢或萌發率降低。”
“當溫度在3度左右時,萌發速度:9453,萌發率9899”
“當溫度12對左右時,萌發速度:7415,萌發率9135”
“當溫度在27度左右時,萌發速度:3053,萌發率7307”
竟然能保存七成
蘇摩長長地舒了口氣,心中懸著的那塊巨石終于落了地。
可能是嚴寒影響只持續十五天的緣故,并沒有對半冬性小麥造成毀滅打擊。
能夠保存七成以上的萌發率,代表著秋收時每畝地仍然有至少四百公斤左右的產量。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據了。
尤其是看到接下來對水稻的分析數據后,蘇摩更是直呼僥幸。
因為水稻是熱帶和亞熱帶作物,對低溫的適應性遠比小麥弱的多。
別說是27度了,就是12度持續五天,都會使水稻的細胞和組織受到嚴重損傷。
而細胞內的冰晶形成會導致細胞壁破裂,使細胞內容物外泄,從而破壞細胞結構。
此外,低溫還可能導致細胞膜透性增加,使細胞內的電解質和有機物質外滲,進一步加劇細胞損傷。
“可以這么說,如果零下二十七度維持五天,那么所有水稻的產量將全部歸零。”
數據上給出了支持,虛境也進行了模擬。
在溫度低于零下時就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凍害,大量秧苗被活生生凍死在地里。
至于到了零下三十度
好家伙,地里的水溝都被凍成厚冰了,插在冰里的秧苗還有半點活路
“好在大海里淡水稀缺,不適合培養水稻,這才導致新大陸沒有大量種植。”
“以后也必須得考慮到這點,嬌生慣養的水稻實在太不適合廢土了”
七成小麥,三成水稻和其他。
如果小麥能存留七成,哪怕水稻全部凍死,秋收的產量也能保證在一半以上。
雖然依舊不能完全解決掉物資壓力,但至少可以讓幸存者們撐到下一次收獲。
至于那些全部種植了水稻的領地怎么辦
說活該可能有些過分,但說沒腦子那是一點問題沒有。
都什么時候了,還特么不知道風險均攤,雞蛋別往一個籃子裝啊
“看來是該選擇三倒春寒了。”
聚集精神進入世界鼎空間內,蘇摩沒有繼續猶豫,果斷選擇了第一項。
實際上排除影響最大的第三項,剩余兩項選擇哪一個其實都行。
都是差不多的危害性,區別只在于未來與現在。
而未來誰又能說得準呢
叮咚。
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