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蘇摩怔怔的站在原地,腦海中不由閃過這段出自某經典電影的開篇臺詞。
在廣袤無垠的地球上,真正波及全球的災難異常稀少罕見,以至于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未曾親身經歷,只能在書籍、影像或他人的講述中一窺其貌。
然而真正的現實是,災難從未遠離,它們如同幽靈般無處不在,只是以不同的形態、在不同的角落悄然發生。
想象一下,如果將人類每一步的躍進式發展量化為一次次的行動,每一次行動都會將這顆小球抬高十厘米。
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球從原點開始的高度逐漸累積,越來越高。
這高度,正是人類在各個領域發展水平的直觀體現,見證了人類一路走來的努力。
然而與此同時,隨著小球高度的不斷提升,它所承受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那壓力,來自對未知的恐懼,來自資源的匱乏,來自環境的惡化,各種技術的副作用,更來自人類自身對未來的期待與不安。
這些壓力如同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小球,讓它在每一次躍升時都顯得如此沉重。
等到什么時候上升和墜落的平衡被打破,那么迎接人類的自然就是撲面而來的恐怖災難。
可能是全面開戰一落到底,摔個稀巴爛。
也可能是在努力承托中幾番墜落,最后在無法挽救中,回到原點。
“你們不是早就研究出來了宙宇間能量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嗎?”
“它既非憑空而來,也非憑空而去。就如同鳳凰涅槃,從火焰中重生,新生的力量正是從舊的、即將消亡的事物中汲取養分,經過漫長的孕育和轉變,最終綻放出璀璨的光芒。而破滅的力量,同樣不是憑空而來,它同樣有著深厚的根源。它來自于曾經的繁榮與生機,是新生力量在達到頂峰后必然的歸宿。”
“這種能量的循環與轉換,是宙宇間最基本的運轉法則之一。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遠存在,都會經歷從新生到繁榮,再到衰亡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能量始終保持著守恒,它既不會消失,也不會增加,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其中流轉。“
說起這個,亞當的臉上不禁浮現出一絲難以言表的唏噓。
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過往的懷念,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回到了那個曾經的輝煌歲月。
巨山星域曾經是何等的輝煌,在那個時代如日中天,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照耀著整個碎石帶。
它的名字,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信仰和追求,它的輝煌,足以震古爍今,流傳千古。
可惜最終仍舊難逃彈球定律,未能逃脫歷史的輪回,逐漸走向了衰敗和毀滅。
“巨山星域理論上來說還是幸運兒,有無數與我們類似的星域,它們都經歷了從璀璨到黯淡的輪回,從輝煌到破滅的變遷,但不同的是大家都翹首期盼著未知而神秘的游戲到來時,只有很少的星域被意外選中了,我們巨山便是其中之一。”
“游戲擁有超脫的力量,他能將一些未來才會爆發出來的破滅提前強行擢取出來,并進行施壓轉換,如果你們這些直接參與者能夠消化掉破滅力量也就是災難,那么就能為巨山星域轉換出對等的生機。”
“所以結束掉災難的兩種方式,要么消化掉所有的破滅,要么擁有足夠的生機?”
蘇摩這下完全聽懂了。
具現的來分析第一種消化破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