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右上角,蘇摩倒是看到了一個小喇叭狀的東西。
點進去,三五秒后,帶著驚喜,蘇摩直接退回到了初始界面,將平面切到3d一直往下拉。
果不其然,在地底避難所的正中央下方,出現了一團仿佛在緩緩流動的神奇物質。
這些物質看起來無形無色,只有一點點淡黃夾雜在其中,并且因為流竄的原因,才導致蘇摩第一次查看時,錯過了這里。
“好奇怪的感覺,這是水?還是氣體?”
念頭產生的同時,意念大手蹭的一下將這團奇妙物質抓在手里捏來捏去,同時一道信息顯化。
【地熱資源(高溫高壓蒸汽)-一級】
【礦脈狀態】:完全體,尚未經過任何開采,全盛狀態。
【開采價值】:兩星(巔峰:兩星)
【特殊能力】:我要裂開啦(50%以上儲量時,礦脈每個自然日會恢復0.2%的礦藏量,礦藏掉落50%以下,能力消失)
【開采難度】:高
【剩余儲量】:五百噸
“地熱資源?還是高溫高壓蒸汽,聽起來怎么這么熟悉?”
嘴里念叨著這個經常能聽到的名詞,蘇摩努力的回想著,到底是從哪里看到過這個東西。
抖音?B站?虎撲?
回想一件事情,蘇摩喜歡從最開始回想,通過找尋最初的記憶點,來帶出剩下的記憶。
“好像是,謝邀?對!就是知乎!”
一想到是知乎,漸漸的,一道道信息開始在蘇摩心中串聯起來,信息流也像是井噴一樣涌了出來。
當時看到地熱資源這四個字眼的時候,并不是在專屬的問題下,反倒是在一道大家已經吵得不可開交的問題下,有人提出了這個論點。
當時的問題,蘇摩記得很模糊,但依稀記得是在討論核電站的原理。
核電站的發電方式是利用核能發電。
核心設備是核反應堆,核反應堆將水加熱產生蒸汽,將原子核裂變能轉化為熱能。
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后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
因此如此“燒鍋爐”的行為,自然不會被一些“廣大”網民所接受。
當時,就有人在下面杠了,堂堂核電站會用這么“low”的方式來發電?這不是搞笑呢?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有一個大佬就在下面貼出了一片理論,并且提出了目前已經探索成功的發電方式,也就是地熱資源發電來佐證自己的說法。
進入世界后,隨著煤炭和石油的開采越發眼中,在科技陷入瓶頸,遲遲無法推進到“可控核聚變”之時,如何利用可循環的新型資源就成了探索的重點。
在所有的資源中,地熱資源自然而然進入了所有人的視線,并且因為能效高,逐漸的推廣快速發展了起來。
在某些地熱資源充足的地區,已經充分利用了起來供暖,雖然效果差強人意,但勝在成本低嘛。
至于地熱發電,首先要將熱能轉化成動能,然后將動能再轉變成電能。
用于發電的地熱資源,主要有三種,即水熱資源、地壓資源、干熱巖資源,后兩種哪怕是穿越前都沒有進步,唯有第一種的水熱資源衍生出了一系列完整的科技樹。
地下熱水發電須先汽水分離,水要排掉,使蒸汽進入汽輪機做功,這種系統叫閃蒸系統。
在這其中,地熱蒸汽發電之所以最為簡單,就是因為地熱蒸汽既是載熱體又是工質,省略掉了這一步。
大名鼎鼎的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至今已運行40多年,每年運行6000小時以上,年均發電量超過1.2億度。
充分證明了這種資源的優勢性。
“地熱資源啊,好是好,可是現階段想要開采用來發電,太難了!”眼饞的看著這團調皮的水蒸氣在意念大手里竄來竄去,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涌上蘇摩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