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越深處溫度自然是越高的,但“熱源”的埋藏深度直接關系到開發成本。
利用地熱技術的關鍵是打井和注水,鉆井成本是一條重要的制約因素。
除了鉆井深度對技術要求高之外,地形也對井場的選擇有重要的制約。
有著系統的幫助,打到這處約莫在地下五公里的地熱蒸汽處不是問題,但耗費的生存點,卻不是目前階段可以承受的。
當然,大多數人對于打一口5公里的鉆井所需要的成本沒有概念。
華夏上了5000+的鉆井,目前僅分布在塔里木北部,并且一口井的成本都是以億元計算。
而這還是由于當地有數千米厚的鹽巖地層時的成本,如果把這普遍幾千米厚的“黃油一般柔軟的鹽巖”換成堅硬的巖石,成本還要翻幾倍。
邁步走到發電機組旁,蘇摩嘗試著呼喚出發電機屬性,這一次,果然發電機組出現了新的升級方向。
【柴油發電機】
效率:300kw(滿載300度/h)
耗油量:230克每千瓦時(滿載82L/h)
描述:一臺產自江蘇無錫西門子集團的柴油發電機,電路功能完好,目前可以正常使用,損耗幾乎可以忽略。
升級方向一:更換發電機核心組件,增強發電機供電效率,降低發電機功耗,需要生存點(1680)
升級方向二;更改發電機做工方式,更改為生物質發電,增強轉換效率,減少途徑損耗,需要生存點(6500)
升級方向三:打通地下五公里機井,更改發電機做工方式,更改為地熱資源發電機組,大幅度提高發電機效率,需要生存點(36800)
“好家伙,我人傻了呀,三萬六的生存點,我會升級地熱發電?我去升級更高級的幽能發電機不行嗎?”
第一次看到系統給出的生存點超過四位數,來到五位數,并且前面的開頭數字還是3,足足讓蘇摩愣神了好一會。
這么多的生存點,哪怕是一年啥都不花光攢著,估計都攢不夠這么多。
“唉,要是這機井也能添加材料減價就好了!”
“嗯?”
嘴里感嘆著,一個大膽的想法突然出現在蘇摩心中。
按照升級難度,這些花費肯定是花到了機井鉆探之中,但蘇摩卻是想起來了開辟逃生通道時的消耗。
在無中生有上,系統的花費才會恐怖起來,但在挖洞時,這個成本費會無限制的降低。
嘗試著打開第三個升級方向中的材料清單后,看了一眼,蘇摩表示:“幸福”了!
在所需材料里,鐵礦需要5000單位,一單位作價3點生存點,銅礦需要2000單位,作價一單位5點生存點。
拋除這些,提供一個發電機組,可以減少500點,上限6個。
提供一個鉆井的普通鉆頭,可以減少500點,提供一個金剛鉆頭,可以減少2000點!
至于提高更高品質的鉆頭,隨著品質升高,最大會減少4500點。
在最好的情況下,如果這些減免都能湊齊,升級發電機組的消耗將降低到4300點。
如果在能找到一些根本沒聽過的東西加進去,最后需要的生存點是
“2000點!只要2000點我就能擁有每天至少350度電的發電機,并且因為特殊能力,只要我按時停下,或者升級他的等級,那么就相當于”
“永動機!”
緩緩的吐出只有民科才會掛在嘴邊的三個字,蘇摩目光灼灼,看向了儲物空間內的資源卡。
“鐵礦”
“銅礦”
“我還有三張,甚至我還有上百寶箱!完全有概率開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