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廢土上并不少,占據了20%左右,被好事者,將其戲稱為“聽天由命”級。
他們只能看運氣,他們也只能將自己的性命交給身下這艘隨時可能會傾覆的木筏!
而聽天由命級往上,便到了世界聊天中最為火熱的
無畏沙船級!
沙船又叫“方艄”,船的形狀方頭方尾,甲板寬闊,船體深而且小,干舷低,尾部出艄。
它吃水淺,彌補了方頭與水面的阻力大的缺點,另外,因為其船體粗大,可以設置更多桅桿,更多風帆,逆水行舟時也能航行。
再加上船艙采用水密隔艙,抗沉性能好,所以只要有點資源積累的中小型避難所,都將目光放在了這種船上。
得益于明朝時,鄭和下西洋采用的船型就是沙船船型,這種船在華夏的知名度很高,工藝流傳的也更廣。
目前,除過這20%的聽天由命級,剩下的65%的人,都選擇了這種船只,區別只在于船只用料和大小!
能造的起30米以上的,會被稱為金沙船,20米,則是會被稱為銀沙船,再往下,便會被統稱為銅沙船。
只要能造出來這種船,基本就脫離了聽天由命,完全有資格在海洋上斗一斗,且很有希望抵達新大陸。
而從無畏沙船級在往上,便到了只有在中大型避難所秀肌肉時,才會露出來的
風帆戰列艦級!
從1637年到1850年,在這個混亂的大航海時代,蒸汽機問世之前,大洋的主宰者便是風帆戰列艦。
擁有數以百計艦炮的風帆戰列艦優雅而緩慢的移動,戰爭雙方排列出整齊的步伐彼此配對展開廝殺,是永恒經典的一幕。
盡管風帆戰列艦有許多缺點,但它曾是17-19世紀海軍的主力艦,在海上稱雄二個多世紀完全能證明它的強大。
這是人類海上文明真正的結晶,也是這一次人類大型避難所敢插手進入這場異族大戰的底氣之一。
三十年陸軍,五十年空軍,一百年海軍,這句經典的名言正是出自于風帆戰艦時代!
百年海軍并不是夸張,一棵樹木長成可以作為船泊的板材,最起碼也要一百年。
一艘74炮戰列艦需要采伐2000多棵一百年前種下的鷹國橡木,而且還不能是長在深山老林里、長荒廢了,甚至心材腐爛的木頭。
必須是之前特別栽種在私人莊園、河沿、行道旁的優質木材。
橡木栽種不能過密,過于密集的環境會造成橡樹長成為了爭奪陽光生長的形態,這樣的木材不夠勻稱。
那個時候,真可謂:誰能擁有森林,誰就擁有艦隊。
同樣的,在廢土上,可能別的東西沒有,或者稀缺。
但這種用來制造風帆戰列艦的優良樹木,卻并不稀少,甚至稱得上一句豐富!
因此,這就給制造風帆戰列艦提供了完美的先決條件。
只要你的資源足夠,只要你舍得用災難積分來烘干木頭,去整備材料,只要你的避難所人數足夠將它開出去!
那你就毫無保留的無腦選它!
因為這就是目前廢土上,擺在明面之上的最強之船!
沒有之一!
而眼下苔原避難所選擇的出海艦船,正是一艘由木頭搭建起來的超級風帆戰列艦。
這艘船,甲板總長61米,艦龍骨長49米,寬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排水高達1500噸。
在有充足木材和游戲的幫助下,苔原避難所幾乎是將所有的資源都拿了出來,才堆出了這么一艘怪物!
當然,能制造出這樣的怪物,并不是苔原避難所是官方避難所,拿了一次度災排行榜前十。
也不是苔原避難所走了狗屎運,從寶箱里開出了好東西,而是
站在苔原避難所背后的辣個男人!
是他!
在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