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照女孩的飯量,僅僅一碗丸子湯就夠兩個人吃得肚兒圓圓。
從前來縣里要吃丸子湯,周正肯定不會傻乎乎的再買個燒餅,可他忘卻了現在人的實在。
其實也是因為現在的人飯量普遍都大。
平常干的都是體力活,再加上油水少,比后世一天不干多少活,窩在床上耍手機的人,飯量大的不是一丁點。
“咯滋~”
“吸嚕~”
“啊,舒坦,還是這個味。”
周正咬了口餅,脆香蜜甜,牛肉微咸,再吸溜一口丸子湯。
簡直……從嘴爽到胃。
冬天的寒冷盡數趕走,路邊的冷風吹不走碗里的熱氣騰騰。
奮斗一二十分鐘,即便飯量如周正也敗下陣來。
看著還剩的小半牙餅,以及幾個丸子小半碗湯,他只能捂著肚子舉起白旗。
待到周正大腹便便離開。
丸子攤的老板收拾時小聲嘀咕:
“一個年輕大小伙子,連碗丸子湯跟個燒餅都吃不完,真是浪費。”
“咳咳~”
剛走出幾步的周某人差點沒栽倒在地。
第一次因為飯量被鄙視了。
吃飽喝足,他在縣里的商場也逛了一圈。
和印象中那隱約的場景差不多。
說是大商場,其實名不符實。
基本就是日常用品和衣裝,而且偌大的空間,攤位卻少的可憐,就連蔬菜區種類也是稀少,反季節菜蔬鮮見。
現在的反季節蔬菜大棚還沒那么多,再過些年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們才會幡然醒悟。
原來,種菜比種糧食掙錢。
不過雖然這商場有這樣那樣的不好,可來逛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買了些煙和糖果。
這些分別用來對付大人和小孩的,見大人遞煙,見小孩散糖,過年回家不能空倆爪爪,不然會有人說閑話。
周正走走停停逛累了,最后隨便雇個三輪車就朝家趕去。
想想后世把這叫什么?
非法載客!
這年頭不坐這玩意兒坐什么?
可社會在發展。
等到以后大家都要臉面,都嫌路上亂,都嫌不安全,想要徹底取締后才發現,還挺懷念曾經那種在小三輪上搖晃的感覺。
“孩兒,你是擱哪兒做活回來哩,這一身行頭可不像是出去打工哩呀。”
三輪車司機是個五六十歲的大爺,臃腫的大棉襖,泛著油光的皮帽,一嘴的家鄉土話。
周正笑著說:“南方,外出都是打工,哪有什么好活,這不回來嘛,怎么也得置辦身好行頭,要不然出去一年不等于白混了。”
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其實這是大多數人的心理。
周正穿著不過是平時的衣服而已,沒想著炫富,他覺得有錢了也沒必要招搖過市,最基本的善良吧。
當然,雖然這樣也有可能會刺激到別人,起到使之奮斗的正面作用。
“哈哈,南方好,南方發展快,年輕人出去闖闖不錯,留在家里種地,以后怕是除餓死沒門了。”
“現在還沒那么嚴重!”
“往后農民沒出路,我今年六十六歲,跑車兩年多,賺得不比種地多?聰明人都改行嘞,就夯貨才種地哩。”
“老爺子你家里的沒地了?”
“咳咳,地還是有哩,農忙的時候照樣還得下地,不種可惜。”
“呵呵,是……”
周正翻了個白眼,至此不再搭腔。
這小老頭,老雙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