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欽定,西廠所領緹騎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僅僅成立5個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遠超他的前輩東廠,簡直就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朱厚照對西廠的印象,莫過于那句東廠能管的我們管,東廠管不了的我們也要管。
當然,還有廠花雨化田。
劉瑾小心翼翼的說出了西廠所般的一件件大案,無一不是震動朝綱的事情。
朱厚照也嚇了一跳,怪不得,怪不得,大伙齊心協力要讓這西廠死,這種手腕,別說大臣了,就是皇帝最后也估摸著會不會失控了。
“對了,那西廠的廠督汪直最后下場如何了?”
出乎朱厚照的意料,這汪直后因久鎮遼東,與憲宗逐漸疏遠,失去寵信,被東廠提督尚銘等人彈劾,貶往南京。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再后來自己老子做了皇帝,作為一個飽受文官稱贊的好皇帝,這汪直就更沒有翻身的希望了
但是,退出歷史舞臺,不代表著死啊,就是在孝陵種菜,那也是退出歷史舞臺了啊。
況且劉瑾所說,那汪直得勢時不過二十來歲,到現在,數數也就過去了二十年左右,四十歲,應該沒死,身體還算是可以。
很重要的是,他現在是朱厚照最急需的人才啊,并且干凈,和宮里的人沒有什么太多的牽扯。
可這個人才不好弄啊,當年廠衛,百官齊心協力把他弄到了南京,惡名遠揚啊,至于現在,想要弄回來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啊。
看來一時半會兒還難以下手啊。
朱厚照有些心煩意亂,無意間掃見了桌上的封信。
這是何鼎送來的,只是送來的時候朱厚照正一心想著去西山干飯,哪有心思去看,也就擱置在了桌上。
朱厚照拆開信,除了問候語,只有廖廖幾筆,按照太子說的,土豆,應該是快熟了。
朱厚照瞪大眼睛,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緊接著就是一陣狂喜,再然后,一拍桌子,功勞來了。
朱厚照當即回了信,然后讓劉瑾立馬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去,片刻都不敢耽誤。
在朱厚照的高度重視下,這封信只用了三日,就到了錦州,到了何鼎手里。
面對太子的指示,何鼎就差沐浴更衣,虔誠禮佛在打開了。
要知道,自己在這天寒地凍的幾個月,就是在等著這幾日呢。
打開了信,朱厚照的指示讓何鼎有些摸不到頭腦。
造勢,能造多大的勢就造多大的,把王越這些錦州城里的大大小小的官員什么的,都請來,要讓他們做個見證。
何鼎雖然不明白,但勝在老實,也就按照朱厚照的意思,發了帖子,邀請了新上任的遼東巡撫王越,遼東總兵,平江伯陳銳。
何鼎如今對朱厚照的簡直就是言聽計從,想想當初,若不是聽了太子的告誡,一心只管種地,其余的什么事也不管,說不定一起從遼東滾蛋的人里,就有自己了。
現在回想起來,也都是一陣害怕啊。
害怕過后,何鼎對太子的敬仰又多了幾分,不愧是真龍啊,這遠在千里之外都能估計到遼東的局勢,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這帖子送到各個府上,大伙也都傻了眼。
這好端端的,這個死閹人找大伙去干嘛?
不是說,這太監一心只顧著侍弄土地,其余的什么也不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