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耀祖也算是對得起袁術了,只要他茍一點,不要那么莽,不當出頭鳥就能活得很好。
袁術也很對得起孫策了,一出手就表他為豫州牧,這應該是大漢最年輕的州牧了吧。
孫策無法拒絕袁術表他為豫州牧的這個大膽計劃,實在是因為這誘惑太大了,豫州可不是一般的州,這是袁氏和曹氏的本州。
孫策的族兄孫香孫文陽是現任的汝南太守,孫策要是擔任豫州牧,他認為自己一定會比孫香做得好,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對這一點,孫策堅信無比。
豫州確實是天下之中,但要是袁術表倉耀祖為豫州牧,倉耀祖是不去的,想要在豫州立足非常難,并涼司冀四州可都是有馬的,以步兵對騎兵,勝則小勝,敗則大敗。
步兵不是不能戰勝騎兵,但那需要很多的客觀條件。如果不能用地形限制住騎兵的機動性,那想要大勝可就難了,打不過騎兵還可以跑啊。
而且對步兵的訓練和裝備的要求很高,倉耀祖光是想想就頭疼,他可沒有孫策的那份自信,還是希望孫家虎子好運吧。
其實孫策也沒得選擇,他不是沒考慮過江東,張纮張子綱給他出的主意就是據有江東,孫策當然考慮過如何奪取江東,孫家可就是吳郡的,但也正是出身吳郡,孫策才知道江東絕對不好拿。
袁術給出了豫州這個餌,孫策就必須得吞下去,否則的話,江東也拿不到的話,孫家何時才能崛起呢?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啊!好在豫州也有豫州的優勢,那絕對是江東無法相比的。
江東是困守之局,水軍和騎兵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具體到孫策,他其實更喜歡指揮騎兵,哪怕是讓孫策指揮步兵也要比指揮水軍要好。
水軍需要船,需要很多船,孫策沒有船,特別是在徐家不配合他的情況下,孫策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徐家就是孫策姑姑家,也就是徐琨他們家,富春徐家是江東數一數二的造船世家。
說回豫州,在東漢,豫州鼎盛時有人口七百多萬,汝南郡和荊州的南陽郡是唯二人口超過兩百萬的郡,其余的沛國、陳國和潁川郡也有150萬左右的人口。
現在就算戰亂不休,人口有所減少,但也要比江東的人口多得多,而有人口就有兵源,就有將就有謀士,要知道潁川郡可是在豫州呢。
得知自己能成為豫州牧,孫策激動不已,自己才年方二十啊,如果能坐穩這豫州牧,前途絕對光明,高出同儕多矣,這應該就是書上說的出類拔萃了吧。
孫策雖年幼,好在孫堅做過豫州刺史,這也算是子承父業了。在豫州,袁術的威望還是不錯的,應該不會有人太堅決地反對孫策,在豫州黃巾那里,袁術也能說得上話。
豫州轄汝南郡、沛國、陳國、梁國、魯國和潁川郡,魯國和沛國北部現在是劉備的,袁術并沒有讓孫策奪回來,那邊的形式比較亂。
沛國南部和梁國、陳國是一定要控制住的,等到這些地盤穩住了,就要向潁川郡和南陽郡進軍。
拿下南陽郡之后,孫策就是妥妥的一號勢力了,到時候看看兗冀司并的形勢發展,再決定下一步往哪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