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牛大賣場雖然事后證明是成功的,但在最初時照樣沒幾家4s店相信它,所以劉威才會被迫推出對賭協議,只是后來歪打正著,反而多了一筆抽成收入。
而且展覽行業馬太效應極為嚴重,越是規模大的展會就越多人想參加,如果只是寥寥幾個參展商,那就誰都不來了。
“那就收購一個現成的消費展吧,再把我們的名牌折扣區加上去,再反客為主,最后變成全名牌折扣展。”劉威靈光一閃,想到了這個辦法。
一個現成的展會,本身已經有了規模和人氣,加上威牛展覽的創意、流量和資金實力,成功的幾率那就大多了。
收購什么展會呢?
兩人把在東洸市舉辦的展覽排期打印出來,逐個研判。
突然,劉威注意到一個展覽,名叫“東洸名優產品博覽會”,主辦單位是東洸市工貿企業協會,這展覽租了三萬方的場地,劉威上輩子卻從未聽說過。
這就很奇怪了。
劉威上輩子沒聽說過,只能說明這個展覽在劉威進入展覽圈前就已經停辦了,通俗地說,就是太監了。
可是,正如前面講過,一萬方的場地面積是一個展覽的盈虧生死線,只要超過這個面積就已經能自己造血,生存無憂。
這個展覽現在已經辦到三萬平方米,主辦方又是實力強勁的單位,怎么會太監呢?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結局是太監,說明它的實際狀況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好,這是理想的收購對象,對方不敢漫天要價。
“老陸,你覺得收購這個展怎么樣?”
劉威問比他多三年經驗的事業合作伙伴。
“東洸市工貿企業協會是個很大的主辦方,據說有會員單位幾十萬家,這個展辦得這么大,恐怕不容易收購吧?”
陸偉明顯信心不足,又補充道:“我估計對方開價會接近一千萬,那還不如我們自己從無到有培育一個新的。”
陸偉不是過來人,容易被表象迷惑,產生畏懼心理……劉威暗想。
對陸偉道:“自己培育新展覽當然省錢,但時間成本太高。我們接下來每個月有十場車展,保守估計一個月能賺2000萬以上,錢對于我們不是稀缺資源。
時間才是。
所以,我更傾向于收購一個現成的展覽,因為這會大大加快我們膨脹的速度。
而且這個展會十分吻合我們的需求。
你看,它總共是三個館,每個館各有一個主題,一個服裝館,一個箱包館,一個土特產館。
如果我們把它收購過來,服裝館增加名牌服飾折扣區,箱包館增加名牌皮具折扣區,土特產館改名為滋補食品折扣區,現代女性,將越來越注重滋補養生。”
劉威一番論述,思路清晰,有理有據,陸偉聽完略作沉吟,覺得很有道理。
他以前拮據慣了,還沒形成運作大資金的心態,遇到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如何省錢,這方面,該好好跟劉威學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