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美利堅銷售處,就需要把自己的拉鏈銷往整個美洲。
這光靠目前的人力,根本不可能實現,歐洲的銷售處同樣如此。
當然,PG拉鏈所謂的銷售公司,更多的是一個市場大腦,以后下面還有各級別的代理商。
還有,吳光耀打算在歐洲建立研發中心,以應對YKK拉鏈未來的攻勢。
拉鏈后期發展,吳光耀心里有數,但是沒有技術,一切都是空談。
尼龍拉鏈、金屬拉鏈、樹脂拉鏈是拉鏈的三種,其中尼龍拉鏈以成本低、產量大等優勢。
所以,在歐洲建立的研發中心,一定是這個尼龍拉鏈方向。
吳光耀記得,最早的非金屬拉鏈是1953年德國生產的,所以自己還有三年的時間,去率先開發成功。
在場的管理層都知道YKK拉鏈,畢竟一度在東瀛市場擊敗過PG拉鏈,自不會小瞧別人。
“吳總,各位同仁。我們和YKK拉鏈各有優勢,YKK拉鏈背靠東瀛整個工業,原材料比我們便宜;我們在人工、稅率、廠房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所以,未來三到五年,我覺得我們兩家應該是全球市場的佼佼者,也是直接競爭對手。”這是PG拉鏈技術部經理王強的聲音,分析的很準確,不過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大家沒有打斷王強的話,顯然后面還有對策。
“我覺得我們PG拉鏈公司,要想一直領先,就應該把每年的利潤拿出一部分,用于研發產品和改良機械。產品需要更新換代和多樣性,機械同樣需要改良。看似每臺機械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其實最佳狀態不過三五年,所以要想領先別人,就要做到更新換代快。我覺得,研發費用應該占比每年的利潤20%左右。”
王強說完,小心的看著吳光耀,畢竟整個PG拉鏈都是吳光耀的(林有德的20%股份轉到了林月如名下),動老板的利潤,不知道老板會不會開心。
“好,很有建設性的意見,總結起來就是投入研發費用。產品和機械都需要投入研發,齊頭并進。后續你們再從仔細的考慮方案,都給我寫份報告,交給我!”吳光耀開口說道。
李炳不甘示弱,也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吳總,各位同事。除了技術方面,我們還應該完善我們的銷售體系.........”
接著,管理層紛紛獻策,吳光耀暗暗點頭,都很不錯,大大小小的意見提了不少,都很有建設性。
這些人才都是搜羅整個港島,才聚集起來,都是受過新式教育,笨不到那里去。
會議有專門的人記錄,事后會進行總結。
是時候,輪到自己表演了,作為一個穿越者,自然不能丟人。
“目前PG拉鏈的第一階段,已經差不多要完成了,走到這一步,我們已經在世界拉鏈產業有了一席之地,甚至會處于領先地位。”
“不過,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YKK拉鏈即將趕上來,那么我們在未來如何一直保持領先?”
“所以,我制定了一個‘三年計劃’,從1949年到1951年,我們再用三年時間,去領先全世界!”
“完善銷售體系,創建歐洲研發中心,研發尼龍拉鏈,研發各種功能性的拉鏈.......”
“在經營上,我總結出三個‘讓利’。
第一:‘讓利’于消費者,只要市場有需求,無論利大利小,都要生產。
第二:‘讓利’于經銷商、代理人,以及競爭對手。
第三:‘讓利’于員工和管理層,如果大家愿意,可以每個月拿出一部分工資,用于購買公司股份,享受每年的利潤分紅。”
吳光耀說了足足兩小時,這場會議才算結束,但是其影響力,會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