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新年伊始,吳光耀首先來到長江實業。
長江實業雖然成立了2個月,卻遲遲沒有下手囤地。
這兩個月的時間里,長江實業就像一個旁觀者,看著港島的‘樓貴地賤’畸形發展,卻無動于衷。
這其中自然是吳光耀的主意,要找最恰當的時機,進行大批量的囤地。
事情果然朝著吳光耀的預期發展,港府的土地拍賣經常流拍;
不少外資企業紛紛出售自己的物業,準備撤出港島。
港島危機,籠罩在每一個港島人頭上,人心惶惶。
每一天都有人散播謠言,那邊要打過來了,弄得大家的心情高度緊張!
散播謠言的人,定是為了獲得什么利益,所以才做下這種天怒人怨的事情!
長江實業的職員看見吳光耀來到公司,紛紛問好,這位老板可是港島的頂級巨富,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
長江實業的‘三劍客’一同來到辦公室,準備匯報工作。
“老板,這個月的10日,跑馬地有幅官地要拍賣,面積11萬平方英尺(15畝),起拍價60萬港幣。”
吳光耀一喜,這起拍價已經降到去年上半年價格的30%了,長江實業是時候出手了。
此時港島的土地,還真夠‘賤’的!
簡直就不匹配這高昂的房價,說畸形一點沒有說錯。
“這幅地流拍過嗎?”吳光耀開口問道。
如果沒有流拍過的土地,自己可得好好考慮了。
畢竟自己可是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還有整整半年呢!
還怕沒有機會,買不到又便宜,地段又好的地皮嗎?
“上個月初剛流拍,最近的官地是很難一次性成交的,基本都是流拍過兩三次的。老板,我們還要等嗎?”
“不必了,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把手中的三百萬資金,全部買成土地,作為以后公司的土地儲備。”
這幅官地位于賽馬場的南端,吳光耀想想,如果建成別墅群,自己一定會獲得好幾倍的利潤。
15畝土地,起碼可以建30幢別墅,最起碼可以賣1000萬港元。
而地價不會超過80萬港幣,可算是讓吳光耀撿到了便宜。
港島危機前,這幅地怎么也得200萬港幣。
后世鄭裕桐在1952年買了,4萬平方英尺的跑馬地土地,準備蓋別墅。
他就經常感嘆道:“那時若買下地就好了!”
人們總是會事后諸葛亮,可是在這個時候,房地產并被認為最來錢的生意;
不像后世的超級巨富,幾乎清一色的地產商!
這個時期的富豪很分散,金融、航運、貿易、零售、地產、公共事業,都有赫赫有名的大富豪。
鄭裕桐作為四大家族中的最早進入房地產的家族,可是在開發完跑馬地別墅后,就再也沒有進入房地產行業了。
知道60年代末期,才真正的發展發地產!
不然,以他的條件,四大家族之首,怎么也輪不到李超人!
對于這些富豪來說,往往第一桶金是最難得到的!
事實就是如此,李超人今年開始做塑料,其后做了七年,中間一度差點傾家蕩產。直到57年率先在港島開發塑料花,生意才真正的走上正軌,賺取真正的第一桶金。
霍英棟目前正在島上挖海草,沒有食物和淡水,飽受海蛇襲擾。5月份回到港島才發現,挖的海草還不夠成本,連積蓄都虧了。他得在朝戰的時候,才能賺取第一桶金。
包船王此時開了一家小小的貿易公司,聽說辦公室面積不超過15平方,里面擠了四個人,連出門都需要同事讓一讓,才能走出去。
李兆季和郭德勝兩人稍微好點,做些不大不小的買賣,目前身家應該不超過10萬港幣。
只有鄭裕桐身家應該頗豐,這幾年黃金生意好,賺了不少錢。雖然周大福是他岳父的,不過他也有不少股份。
吳光耀有時候想起這些后世著名的大富豪,現在的處境,心里就很得意,也不知道為什么!
絕不是幸災樂禍,更多的是一種,我比你們強太多的自豪感!
長江實業手中的300萬港幣的資金,自然會在這段時間里,全部買成土地。
至于后續的建設所需資金,吳光耀打算貸款加賣期房,兩種策略。
畢竟自己實在擠不出錢,發展房地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