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似乎對吳光耀有點不削,面帶譏笑的說道:“環球航運空有貨輪,卻和東瀛公司簽訂長期合同。而且他們似乎對東瀛情有獨鐘,一有船就開到東瀛,然后長租給別人。”
許愛周正色道:“這正是別人聰明之處,華商要想獲得匯豐銀行的貸款,難如登天。更不要說讓匯豐銀行投資航運,簡直是破天荒。那別人為什么就能獲得匯豐銀行的青睞了,自然是因為匯豐銀行覺得這種經營方法穩當。而且我聽說,吳光耀當初是拿到了,東瀛銀行業最難拿到的LC銀行信用狀。所以,他比我強!”
友人一愣,自己好心為好友鳴不平,一個20歲的年輕人,居然敢和一個經營了50年航運的人相提并論,簡直有點不知天高地厚!
看到許愛周如此欣賞吳光耀,友人只能訕訕的閉上了嘴巴!
吳光耀在環球大廈,也看到這些新聞,不過對這些虛名,自己倒也不計較!
“你知道真正厲害的商人,是什么樣子的嘛?”吳光耀向沙發上的賀遠章說道。
“許愛周那樣?”賀遠章小心的說道。
吳光耀點點頭,接著問道:“那你認為,他最厲害的是那些方面?”
賀遠章說了不少許愛周經營航運的手法,吳光耀都是搖搖頭!
“都錯了,許愛周真正厲害的是,他把做航運賺的錢,都去投資了房地產。他從20年代就開始進入房地產,是港島最先涉足地產開發的華商。據我所知,許愛周長期看好港島經濟,奉行“逢低買入”的投資策略,在皇后大道、中環等重要地段購入大量物業單位和黃金地塊,大多數開發為商業大廈,只租不售,坐享地皮升值之利。”
吳光耀說的沒錯,許愛周以航運業為盈利之源,地產投資為后續保障,兩者互為犄角:航運業現金流動頻繁,經營難度隨規模升級遞增。地產業資金流動性較差,管理難度低,充當“資本蓄水池”,彼此取長補短,家族財富獲得飛速增長。
而且許愛周本身就富二代,再加上吳光耀所知道的后世,許家足足富裕了200年。
特別是那個家族基金,每個月200萬港幣的生活費,將保證許家繼續富裕下去。
很多人說富不過三代,其實如果不是Z局變化,很難將財富重新洗牌!
甚至到了未來,就算Z局變化了,有錢人也能在國外獲得很瀟灑!
有錢人,誰沒有狡兔三窟啊!
在吳光耀的認知里,一個家族要想長盛不衰,最重要的當然是教育,把后代教育好,這樣家族不僅不會落敗,甚至還有上升之勢;
其次就是建立家族基金,不僅能讓家族成員關系緊密,而且還能永遠的富裕下去。
不理外面的議論紛紛,吳光耀已經準備起身前往東瀛。
這一次前往東瀛,將在那邊開設環球航運的辦事處,而且會派出精兵駐守東瀛。
畢竟以后東瀛的業務,占據了環球航運的絕對份額。
在吳光耀的規劃里,五十年代的環球航運,將主要的精力留在東瀛經營,以東瀛客戶為主。
到了六十年代,則需要向歐美展開業務,因為那個時候歐美石油需求十分的旺盛,而自己的也將有足夠的貨輪,去開拓歐美的市場。
到了七十年代,則不能擴張的太厲害,七十年代末甚至要大量減少貨輪和負債,以度過80年代初的航運低谷期。
度過低谷期后,內地的航運業也該起來了,那么自己的環球航運優勢也不明顯了,只能作為個小產業了。
當然,這些只是一些大方針,吳光耀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小細節。
目前環球航運的股份,吳光耀獨占99%,賀遠章只有了1%(吳光耀增資,賀遠章2%的股份只能被稀釋。)。
這種股份占比只是臨時的,吳光耀打算再過幾年,邀請匯豐銀行入股環球航運,以加強兩方的關系。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吳光耀可以把資金投入到其它行業。
目前環球航運簡直是吳光耀的吞金獸,別看只是一個30%的首付款,卻依舊是筆巨大的數額,讓自己無法分心投入其它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