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姐到餐食,顧客都能迎來自己國家和地區的特色。
........
1953年11月,建立沙特王國的老國王因病去世,吳光耀知道暴風雨快來了。
新國王順利繼位,吳光耀親自趕到沙特,送上了自己的禮物,隨便聯絡了一下感情。
2個月后,奧納西斯、環球航運和沙特阿拉伯國王簽訂了震撼世界企業界的《吉達協定》。
協定規定:成立“沙特阿拉伯油船海運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70萬噸的油船隊,全部掛沙特阿拉伯國旗;該公司擁有沙特阿拉伯油田開采的石油運輸壟斷權,該公司的股東是沙特阿拉伯國王50%股份、奧納西斯40%股份、環球航運10%股份。
協定的簽訂,宣告了奧納西斯的成功,當然吳光耀目的也已經達到。
這個協定一旦全部實行,沙特阿拉伯和奧納西斯、環球航運各自想得到的,都將得到。
但是,這個協定一放出來,就遭到了實力雄厚的阿美石油公司的奮起反抗,而同時美利堅、歐洲的船東也加入了反對陣營,世界輿論都在“譴責”這個協定。
同時,美利堅方面聯絡了希臘的另一位船王,也是奧納西斯的對手兼連襟(同娶希臘老船王的女兒),讓他詆毀是奧納西斯通過詐騙手段,哄騙了年輕國王,取得了這個協定。
環球航運也一下出名了,在歐美沒什么知名度的環球航運,也一下印入大家的眼睛。
不少人都在打聽,環球航運到底是個什么規模的航運公司,也配加入這個團隊?
稍微了解了一下后,自然也把環球航運和吳光耀也加入了討伐隊伍。
年輕的國王,無法面對來自美利堅及其他發達國家的指責,率先單方面撕毀了合同。
奧納西斯也無可奈何,歐美媒體連辯解的機會都不給他,只得吞下了苦果,他一下子損失了幾億美元!
吳光耀就好受多了,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關鍵是心里明白,相比環球航運有了知名度,媒體在報紙上罵自己兩句,又算的了什么!
再說了罵自己的是什么人,不過是一些船東,那些石油公司反而會關注自己。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雖然奧納西斯和吳光耀失敗了,但兩人的名聲卻大震,成為了整個世界關注的焦點。
這虧損的幾億美元是無形資產,為奧納西斯和吳光耀做了個世界上最昂貴的廣告!
.........
環球航運已經接收了7艘3萬噸的油輪,陸陸續續在歐美接了幾單,但是利潤卻非常高。
同等的距離,歐洲的利潤是東瀛的1.8倍左右,這個利潤足以讓吳光耀覺得這次的冒險是值得的。
而且,遠在歐洲的賀遠章傳來消息,有不少石油公司都開始向環球航運打聽,有意合作。
相比奧納西斯,環球航運的價格更便宜,當然唯一讓這些石油公司擔心的是,環球航運的海員素質如何?
不過這個簡單,賀遠章直接說道,給環球航運一個機會就行!
環球航運只需一次機會,就能證明自己!
環球海事學院建立這么多年來,早就有一套世界級的教學體系,培養出來的海員絕對不比歐美差。
當然,歐美的航線也是配備了極少部分歐美海員,這些海員也是經過環球學院短期培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