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的地產業自1953年,南洋資金涌入,就開始變得火熱;
接下來霍英棟的炒樓花,繼續燒旺了地產業,一發不可收拾。
到了1956年的4月,九龍油尖旺地區的住宅價格已經高達32港幣每平方尺;
按照這個趨勢,吳光耀預估在1957年底,九龍住宅價格將來到40港幣到42港幣每平方尺。
這個價格是個什么概念,以數據來對比(1969年初港島高檔住宅單價為70到80港幣每平方尺,1970年底,港島高檔住宅單價為180到200港幣每平方。)
也就是說1957年底的港島房價,將達到12年后的一半還多一點。
這個價格漲勢,讓吳光耀都心驚膽戰,所以決定早點開發,把房子先賣出去再說。
四月,長江實業開發了旺角的地皮,依舊是住宅小區,依舊是規劃的1900個單元住宅。
五月,長江實業開發了深水涉的地皮,將建成1800個單元的住宅小區。
一時間,長江實業風光無限!
四個住宅項目,應該7500個單元住宅,可供5萬人居住!
沒有地產公司敢開發這種大項目,哪怕是英資地產公司,也是選擇開發幾百個單元住宅的項目,然后等回籠了資金,再去開發下一個項目。
華資也是如此,甚至更寒酸,一般也就開發兩三幢高樓,一兩百個單元的住宅項目。
雖然大家開發的項目小,但是架不住做地產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供大于求是早晚的事!
就像炒股票一樣,大家都知道股票有暴跌的風險;但是當股票上漲的時候,足以讓大家忘記風險!
而吳光耀不同,作為一個穿越者,清楚的知道暴跌的時間!
就算如此,吳光耀也做了最壞的打算,暴跌會提前!
所以,吳光耀決定,在1956年,把地皮全部開發掉,在1957年上半年,盡可能的回籠資金。
賣不完不要緊,只要挨過了1958年,一樣會慢慢上漲!
但是必須回籠60%的資金,用于銀行還貸、商業體建造費、以及抄底資金!
........
1956年,是吳光耀多子多女的一年!
5月,久紗野惠香再次立功,為吳光耀誕下一女,取名吳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