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四億美元計劃’只是才剛剛立項,先期的工作是派遣團隊前往東瀛、英國、法國、德國、美國這五個國家打前站,先聯絡好這些國家領導人,因為吳光耀要成為這些國家的座上賓。
如果那個國家不愿意接見吳光耀,那么不好意思,PASS!
當然,這基本屬于不可能的!
哪怕是吳光耀不造船,憑借這次表現出來的航運實力,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也會很有興趣。
航運就是這個時代的運輸霸主,社會影響力極高!
不然,倫敦王室也不會急著給吳光耀授銜,畢竟才二十多歲。
半個月后,吳光耀收到了五國的邀請,紛紛表示愿意掃榻相迎。
吳光耀此次的行程,足足花了二個多月,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國家的領導人。
四億美金的合同,也全部簽訂完成。
其中在美利堅、英吉利、法國、德國,這四國一共簽訂了2億美元的合同。
在美利堅簽訂的是7500萬美元訂單,共計9艘5萬噸的油輪,總載重量45萬噸;
在英吉利簽訂的是7300萬美元訂單,共計9艘5萬噸的油輪,總載重量45萬噸;
在法國簽訂的是2800萬美元訂單,共計6艘3萬噸貨輪,總載重量18萬噸;
在德國簽訂的是2400萬美元訂單,共計5艘3萬噸貨輪,總載重量15萬噸。
歐美四國的貨輪/油輪的總載重量,一共是123萬噸。
在日本,簽訂的是2億美元的訂單,共計25艘5萬噸油輪,10艘3萬噸的貨輪,總載重量155萬噸。
也就是說,四億美元買了278萬噸的載重量船只!
這一次吳光耀沒有再低調,而是把東方報社的記者都帶在了身邊。
所以,這兩個月環球航運和吳光耀在世界上,也掀起了一股熱浪!
世界各國都在報道,畢竟這可是四億美元的生意。
甚至有國家已經稱呼吳光耀為‘世界船王’,當然這只是一種新聞夸張;不說這些船只還沒有交付,就是交付了,在世界上也只能排進前三。
重要的是吳光耀接下來,逐漸要淘汰二手船了,似乎到了1960年的時候,也只能維持在450萬到500萬噸的載重量。
.......
吳光耀回到港島,已經是四月初旬,距離蘇伊士運河重開,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
而此時,環球航運已經保證了9個月時間,盈利3.8億美元。
回到港島,吳光耀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再度高了一籌,所有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帶著崇拜和羨慕。
能和世界上幾個大國領導人會面,顯然已經是頂級商人了,雖然這位商人是去送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