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港島的價格就有優勢,再加上廉價的長租,后世的包宇剛自然就成為了船王。
看著兩個透著精密的日本人,吳光耀也開始算計。
這一世,因為吳光耀的出現,大大的打擊了希臘、東瀛、港島的其他船東;
吳光耀的船只增加了,那么這些人的船只就會比歷史上少。
所以吳光耀根本不怕自己競爭不過這些人,比起希臘和東瀛的船東,吳光耀有價格優勢;
比起董云浩、包宇剛、趙從銜等人,吳光耀有資金和先入局的優勢。
比如在今天這個酒會上,吳光耀如果好好操作一番,既可以吃定這兩家公司,又可以把包宇剛壓下去。
“長租可以考慮,如果你們兩家公司能吃下這12艘十萬噸的油船,那么我們環球航運愿意給你們簽訂四年期的長期合同。”吳光耀很快就開口回答道。
吳光耀想的很明白,此時離第三次中東大戰還有四年,自己和這些人簽訂個四年長租;
合同期一滿,外面的運費已經暴漲了兩三個月左右,到時候就是傻子也得給你簽訂按趟收費的合同。
而因為自己租給了這兩家公司120萬噸的油船,租期長達四年,那么這兩家公司在這四年根本不會考慮其他港島船東。
那么,包宇剛和董云浩他們那里有機會發展迅速呢!
沒有訂單,銀行是不會給你貸款的,道理非常簡單。
等四年后的蘇伊士運河一關閉,而且還是八年,在那種行情,哪怕是包宇剛也不會簽訂低價的長期合同。
可以說,吳光耀這種操作,是一石二鳥之計!
1967年前,和歐美及東瀛客戶簽訂長期合同,可以打擊希臘、東瀛、港島的船東發展;
等行情一來,環球航運手中的船最多,那個時候這些剛需的顧客,還不得賣力討好!
兩家負責人聽了,沒想到吳光耀如此果斷,以兩家的運輸力,各60萬噸的油船不是不可以租賃;但是這位華商是再精明不過的商人,為什么突然這么好說話?
看兩人沉默不語,吳光耀決定加一把火,開口說道:“東瀛每年有7%的經濟漲幅,兩位莫非還覺得這個增長的經濟不需要石油吧?”
“哈哈,吳先生誤會了,我們自然是看好石油的市場。這樣吧,由于這個訂單太大,我們需要和董事會商量一下。不過吳先生請放心,環球航運的聲譽我們是絕對放心,我們會優先考慮環球航運的。”
吳光耀聽了并沒有感到失望,這兩單生意成功的希望還是很大,只是東瀛人一向精明而已。
不過再精明的東瀛人自己都見過,還不是乖乖的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吳光耀猜測的不錯,一周后環球航運就收到了兩家公司交的定金,新船下手就直接和這兩家簽訂為期四年的合同。
而第一艘船將在7月份下水,最后一艘船將在年底下水;
這樣算下來,第一艘船合同期到后,正好趕上大好行情;
最后一艘船可能會損失五個月的高額運費,倒是不要緊,這樣正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