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是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的購物天堂!
自1953年朝戰結束,港島的旅游業蓬勃發展,每年來港旅游和經商的人數,已經高達三十多萬人。
港島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港,零售業目前已經漸漸呈現高度國際化;
大量的進口,然后大量的出口,是香港的零售業的常態。
港島本身也已經成為世界輕工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加之港府奉行自由貿易港口政策——除極少特殊商品,征收關稅外;其余商品,一律免稅。
因此很多產品都比原產地,更加便宜,自然就成為了‘購物天堂’。
1960年以前,百優集團尚未成立,前身則是優衣庫系的四個公司;
沒有人想到三年后的百優集團,已經成為了港島的一家綜合性商業集團霸主。
如今的百優集團,已經是由制造業、服裝品牌、百貨零售業三個大品類組成;
制造業:優衣庫制衣工廠是世界級的服裝生產工廠,員工總數高達7000人;在港島的筲其灣、荃灣、觀塘,以及星島,一共擁有四個大型工廠;年產值上億港元,年盈利可達1800萬港元。
服裝品牌:以中檔服裝品牌優衣庫、高檔服裝品牌阿瑪尼和華倫天奴,三個連鎖品牌服裝組成;三個品牌都已經走出港島,在亞洲各國(地)均有門店。
百貨零售業:連卡佛百貨(高檔)、大新百貨(中高檔)、中華百貨(中檔)、麥德龍便利店、連卡佛古董店。
馬克原本是連卡佛的高管,在連卡佛被百優集團收購之后,并沒有顯得驚慌失措;
反而積極配合傅宏儒對連卡佛的掌控,正是因為如此,被傅宏儒舉薦為連卡佛的總裁。
馬克又是連卡佛前任總裁佛萊迪的親信加高管,但是馬克并不認為自己是叛徒,和背叛前任總裁佛萊迪;
因為連卡佛被收購已經成為了事實,而自己是連卡佛的高管,拿著連卡佛高額的薪水,有義務配合連卡佛的總裁或者說老板。
因為有了馬克率領的原團隊配合,百優集團完好無傷的接下了連卡佛,并在這三年里業務穩中上升!
馬克接手連卡佛之后,有感于連卡佛在市場定位上,連卡佛給人一種‘高處不勝寒’之感;
顧想增加一些中檔商品,以吸引一些中產階級。
可馬克轉念又想,若是經營中檔商品,會不會拉低連卡佛的檔次,喪失原有的特點,到時候會不會得不償失。
很快,馬克又想到了一招,那就是收購中檔百貨公司,以填補連卡佛的缺點;
馬克的這一招,得到了百優集團真正的老板吳光耀的肯定。
在去年6月,馬克當起大任,對大新百貨和中華百貨發起收購,并成立連卡佛古董公司。
以百優集團的財力,收購兩家百貨公司并沒有發生意外;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百優集團在付出3200萬港幣(貸款部分)的情況下,兩個百貨公司相繼納入百優集團的百貨體系;
之所以如此貴,自然是兩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業。
港島的華資百貨經營的商品,一直分為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