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施和永安主要經營的西洋貨為主,中華、裕華則清一色的本土商品。
在港島,東洋商品一直是被忽略的存在,所以有了后來的東瀛百貨公司的偌大生存空間。
馬克在收購大新百貨和中華百貨之后,吳光耀給他提了個醒;
所以,馬克迅速的進行了整頓,擴充了商品的品類。
比如大新百貨,原本主要經營的是中檔商品,商品以本土產品為主,洋貨為輔;
在大新百貨被百優集團透過連卡佛收購之后,馬克立即對商品進行了改變:中高檔商品兼營,并以本土商品、歐美商品、東洋商品三種品類齊頭并進。
同樣,中華百貨在被百優集團收購之后,雖然繼續經營中檔商品,卻增加了不少日貨和洋貨。
馬克的業務能力,大家看在眼里,很快得到了他的上司傅宏儒,和他的老板吳光耀夫婦的肯定;
馬克被正式確定成為百優集團零售業的負責人,負責連卡佛、大新百貨、中華百貨、連卡佛古董、麥德龍便利店這些公司。
馬克可謂春風得意,卻不知道考驗他的第一個難關即將到來!
........
先施馬家、永安郭家,都是澳洲僑胞;
兩家創始人的后代甚至還有聯姻,但這并不妨礙兩家進行商業競爭;
正所謂,商場無父子,更無親戚;
兩家的競爭,自永安加入港島百貨業一來,已經進行了五十多年的競爭;
兩家建總部大廈比高低,開設總店和分店也近在咫尺,兩家如同交臂貼身肉搏,誰強誰弱,雙方你知我知。
在連卡佛收購大新百貨和中華百貨之后,先施和永安兩家的掌門人不得不坐在一起,商討對策。
連卡佛百貨一直以來都是,港島的高檔百貨當之無愧的霸主;
前幾年又換了一個強勢的老板,兩家豈有不怕之理?
兩家競爭這多年來,起碼是半斤八兩,雙方斗個旗鼓相當;
如此連卡佛收購大新百貨和中華百貨,大舉調整戰略,針對的目標不言而喻。
“與其等待大新百貨和中華百貨換骨重生,還不如我們兩家聯手先先手為強!”說話的是馬應彪(先施創始人)的兒子馬昭軍,也是先施百貨當代掌門人。
“怎么個先下手為強法?”回應的是永安創始人郭泉的兒子郭飛,自然也是永安百貨當代掌門人。
“自然是打折,具體的折扣我們還是根據自身的情況決定吧!”馬昭軍說道。
馬昭軍自然不會把底都告訴郭飛,畢竟兩家也有競爭關系,現在只不過出現了一位攪局者,兩家暫時合作而已。
“那好!憑我們兩家在中檔百貨積累的經驗和渠道,我就不相信還打不過一個攪局者;不管這個攪局者是龍是蛇,這次都得乖乖趴下。”郭飛自信的說道。
兩人如此自信,自然是認為百貨業不是其它產業,是需要一個長久的口碑,和多年積累的顧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