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做好了味道確實美味,說是陸羽茶室的三絕,一點沒有錯!
點完菜,陸老板并沒有過多的打擾,轉身離開了包廂;
因為他知道,吳光耀今天既然要了包廂,午飯又沒有點酒,自然是要談公事,所以也不會希望有人過多打擾。
等飯的時間段,吳光耀說道:“今天叫大家參觀中環,并不是心血來潮,和怡和洋行過不去!而是我想制定一個長達十年的‘中區重建計劃’,第一期工程就是長實大廈、百優大廈及連卡佛廣場;第二期工程是士丹利街、威靈頓街的四塊舊商廈重建計劃;第三期工程則是中區其它五塊舊商廈重建計劃。”
眾人聽完恍然,原來老板的想法是這個!
史俊說道:“可以想象的是,中區商廈的重建熱潮將由老板掀起,恐怕隨后跟上的就是置地公司;其余地方嘛,新興的地產公司如果上市的話,修建一幢兩幢到不是問題.....”
史俊倒是分析出了未來的趨勢,今年已經過去了8個月,通過上市的公司已經有12家了,香港的總上市公司數量也達到了75家,這就說明一個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接下來選擇上市!
吳光耀記得在前世的1969年到1972年,港島的上市公司增加了八十多個,從原本的五十多個上市公司,猛增加到一百三十多個,這其中就有華資地產五虎。
黎星說道:“其實,港島還有很多舊商廈,只要老板愿意,就能參與更多的商廈重建!”
眾人紛紛附和,這確實是一個事實,這些舊商廈的主人很多都不是地產商人;
只要高價從他們手中買下舊商廈,吳光耀想擁有多少中環商廈都不成問題;
還有一些商廈是一些會所,比如香港會、華人行,如果吳光耀想參與重建,也可以選擇合伙重建。
從大家的這種態度來看,大家顯然知道有兩個原因,吳光耀可以參與這些舊大廈的重建:
第一,吳光耀在航運的每年分紅,高達幾十億港幣,大家多多少少有一些預測的到,所以說資金雄厚;
第二,吳光耀的一眾高管,顯然都是非常看好港島的未來,是堅定不移的港島地產‘大好友’。
所以,大家心想老板既然有錢,而投資這種商廈又穩賺不賠,自然支持老板繼續參與更多的中區商廈重建!
吳光耀搖搖頭,否定了大家的提議。
吳光耀說道:“首先,中環填海地段巴士總站,我已經預定了三幢大廈(交易廣場一二三期);
其次,港島的地鐵方案即將出爐,大概率是經過德輔道下面,那么上面建發展權非常有利可圖,蓋上幾幢商業大廈,我的中環版圖就算完整了,用不著再和別人搶食,至少也得給別人機會吧!
最后,就算我有這么多資金,但是我們也沒有這么多精力,畢竟蓋大廈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吳光耀說的地鐵上的發展權,就是前世李超人中標的地鐵中環站和金鐘站的發展權,后建設的大廈有環球大廈、海富中心;
李超人正是憑借此戰,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置地公司,然后李超人的長實從中等地產公司,一躍成為港島的上等地產公司。
眾人一想也是,天下的好處總不能被一個人占了,而且老板的資金也不能全部投資在本島。
黎星說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我們當務之急還是得把這個十年計劃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案;特別是長實大廈、百優大廈、連卡佛廣場,這三個建筑一旦漂亮的完成,那么真就像老板說的那樣,如果置地的五幢商廈那一塊是中區的‘自然心臟’,那么我們就是打進了置地的心臟。”
不管怎么說,大家還是喜歡和置地比,畢竟置地是老牌中區‘地王’,而長江系則是新的中區‘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