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港島只是個殖民地,但是土地價格已經全球頂尖的地方之一了,這還只是七十年代。
吳光耀依舊風輕云淡,輕松的說道:“那你就說說看,也許我們可能達成交易呢!”
施約克頓時感覺在吳光耀面前,低了一籌;
自己大眼前的人二十多歲,居然感受到如此壓力!
施約克本想說,太古船塢是非賣品,但是這樣一來,豈不是讓桑達士和祈德尊兩人看輕了自己,連價格都不敢說,又不是成交!
想了想,施約克說出了一個天價:“如果吳先生要買,15億港幣也不是不能考慮!”
施約克心想,太古船塢一共是230萬平方尺,按照650港幣每平方尺的價格,吳光耀絕不會這么傻;因為這塊地皮的大部分,港府只會同意是住宅用地,而自己全部按照高級商業用地賣出,吳光耀要真買了去,絕對虧本。
事實也是如此,吳光耀搖搖頭說道:“施約克先生不買就不買,何必說出一個天價來應付我,650港幣每平方尺的價格,那是商業用地,而且還得是中環和尖沙咀才有這個行情。側魚涌這邊的地理位置,連灣仔、銅鑼灣、北角都比不上!”
此時,港島的地價和房價目前如下:
中區和九龍尖沙咀的商業地皮,價格浮動很大;
比方說中區填海地段那塊地皮,只有5.3萬平方尺,但是吳光耀花了2.8億港幣,合計5000多港幣每平方尺;
比方說尖沙咀的藍煙囪(20萬平方尺),前世鄭裕桐在1971年用了1.3億港幣買下來,合計650港幣每平方尺;這一世吳光耀在地產低谷期,只用了7500萬港幣,著實坑了太古洋行一把。
比方說,尖沙咀的梳士巴利道的地王,成交價2000港幣每平方尺,比藍煙囪的價格還貴很多,因為這塊地皮做游客生意非常的方便。
其它像中環皇后大道深處的商業地皮,以及九龍油尖旺地區的商業地皮,差不多也就六七百港幣每平方尺。
住宅地皮和物業方面:
九龍高檔住宅和本島港島住宅的地皮,均價普遍在200港幣每平方尺上下浮動。
九龍和本島的高檔住宅,目前已經升到200港幣到240港幣每平方尺;
中檔住宅方面,目前在140港幣到180港幣左右;
低檔住宅方面,則是在120港幣到140港幣左右。
施約克頓時也感覺自己多此一舉,只得開口說道:“我們太古洋行剛剛成立地產公司,所以太古船塢是我們發展地產業的項目,所以確實沒打算售出!”
聽到太古洋行進軍地產業,吳光耀反倒一喜,開口說道:“貴洋行對地產可以說是經驗欠缺,不知道有沒有考慮和長江實業合作?”
施約克這次沒有拒絕,開口說道:“到時候有機會,我們一定會考慮長江實業的!”
吳光耀心里一喜,要知道前世太古洋行把太古船塢建成了太古城,一共分為了十期工程;
因為一開始未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先后把其它地方的賽西湖和太古山谷部分土地出售給李嘉誠和南豐地產的陳延驊;
特別是李嘉誠花費8500萬港幣購買了太古洋行北角半山的賽西湖地塊,這塊地足足86.4萬平方尺;李嘉誠只劃出5.3平方英尺的地皮,修建了高級住宅10幢,每幢24層,樓宇總面積130萬平方尺;光憑這5.3萬平方英尺的地皮,李嘉誠就獲利6000萬港幣;至于剩下的94%的地皮,李嘉誠建了一個大型活動場所,把地皮捂起來了,后世大地主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吳光耀此時才和太古洋行修復關系,希望到時候搶下李超人的機緣!
而且,太古城十期工程,太古洋行有四期是和怡和洋行共同開發的,因為太古洋行沒地產經驗;
那么,只要長江實業有價格優勢,比李嘉誠給的條件好,比怡和洋行給的條件好,太古洋行會放著利益不要,去芥蒂兩家的航空競爭么?
答案是否定的,哪怕是吳光耀,只要有利潤,也會選擇和競爭對手合作!
吳光耀笑著說道:“施約克先生放心,不管是合資開發地盤,或者說是出售地皮,長江實業都愿意抱著誠意和太古洋行商談。”
施約克點點頭,雖然藍煙囪賣虧了,但以當時的價格來說確實非常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