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份,無疑是吳光耀最忙的時候,因為各個集團公司前一年的年報新鮮出爐;
賺了多少,無疑是作為老板的吳光耀最關心的!
環球大廈,集團會議室。
環球集團的一眾董事和高管,正在召開會議。
“環球集團去年凈利潤9.5億美金,其中航運7.75億美金、港口1.5億美金、航空2500萬美金......航運再次銳減了不少,港口開始發力,航空穩步上升.......”吳光耀主持了會議,并說道。
航運確實銳減了很多,要知道巔峰的那兩年(1969年、1970年),航運每年的盈利可是高達12億美金,下跌了差不多40%。
當然,也是當初全世界的油船,吳光耀差不多就占據了30%左右;
而蘇伊士關閉之后,哪怕是造船,也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填上那個缺口。
所以,從1971年開始,油船載重量上來之后,運費自然就會下跌;
這也詮釋了一個道理,壟斷生意最好做,最賺錢!
桑達士詢問道:“按照這種形勢,今年(1973年)應該還會銳減20%,莫非航運形勢不好?”
環球航運的高珂否認道:“不是航運形勢不好,而是航運形勢回歸正常水平!倘若蘇伊士運河沒有封鎖,2000萬噸載重量的船隊,年盈利也就5億美金到6億美金。”
2000萬噸載重量的船隊,新船造價在30億美金左右;
所以,正常航運年代,差不多就是五六年回本。
吳光耀笑著說道:“各方面因素都有,總之我們環球航運沒有貸款,賺多賺少都無需緊張!今年留下2億美金,作為投資,剩下的7.5億美金用于股東分紅。”
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此時沈弼也老實多了!
賀遠章說道:“員工的年終獎方案,我們高層也商量了一下,今年最低標準按照三個月工資發,最高標準是五個工資。環球集團是13080名職員,預計需要支出1.5億港幣.....”
沈弼聽完,嘴角立馬顫動;
環球集團光年終獎就發出1.5億港幣,匯豐銀行一年盈利才3.5億港幣;
這一對比,才發現什么是差距!
“批準!”吳光耀一錘定音。
長江實業、拉鏈集團、百優集團、東方集團.............
一圈下來,吳光耀是忙并快樂著!
各個公司紛紛高速發展,一個個現金奶牛開始為吳光耀帶來大量的金錢。
此時,吳光耀的銀行存款已經高達25億美金,接近150億港幣。
........
香港的股票市場在1971年全年成交量為170億港幣,1972年的全年成交量為500億港幣;
而進入到1973年3月,香港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1月份,成交量為120億港幣;
2月份,成交量為130億港幣;
3月份,僅僅過去8天,成交量已經達到40億港幣;
進入到三月份,香港的股票市場已經因為過度炒作,變得危機四伏;
部分獲利豐厚的股市老手,見勢頭不對,已經開始急流勇退;
只有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股海新丁,仍然興高采烈的追逐波浪;
3月9日,星期五,一個平平淡淡的日子;
既沒有轟動的利好消息,也沒有什么顯著的海外資金涌入,恒生指數卻因為過度炒作,攀升到1880點的歷史高位,單日成交量高達8億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