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吳光耀乘坐專機飛往倫敦。
撒切爾已經在五月份當選英國首相,那么之前吳氏家族投入的資源和金錢,就是要開始收獲了!
吳光耀一共看中了英國的兩個領域,第一個是石油領域,第二個是汽車領域;
石油領域,就是拿到BP石油公司的股份,而且至少要拿5%的股份,甚至可以考慮拿個10%的股份;
吳光耀相信這并不難,首先吳氏家族在英國的北海油田有將近2.5億噸石油的采礦權,占英國整個北海油田的8%到10%;
這幾年,隨著石油價格暴漲,英國將開采稅提高到70%,就是為了不讓外國投資者賺太多;
就算是提高到70%,也擋不住石油價格暴漲所產生的大量利潤;
而且,吳光耀知道這個開采稅最高紀錄是明年的80%;
不過后來由于外國投資者的抗議,英國政府擔心趕跑投資者,影響經濟發展,所以后續又慢慢回到了60%左右。
所以,不管怎么說,吳光耀手握如此多的石油資源,入股BP公司是個非常好的條件。
第二個有利條件就是吳氏家族可是撒切爾競選最大的支持者,在媒體上為保守黨吶喊,捐獻大量的競選資金,這些都是非常有利的條件;
第三個就是凱拉和撒切爾的私人關系了,可以說是情同姐妹,十多年就好上了,而且還是校友!
當然,政治家基本上都不會感情用事;
如果是一個華人想打BP公司的主意,那是肯定不可能的,畢竟輿論就可以讓政府不通過;
但吳氏家族不同,在英國是有分支的,而且還是土生土長的英國白人(混血兒)。
所以,根本不需要考慮政治因素!
吳光耀看中的第二個領域,就是汽車領域!
自從進入了七十年代,英國經濟便一路下滑,特別是又遭遇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機,世界經濟也陷入蕭條時期。
特別是在1976年12月,向來高傲無比的約翰牛迫于無奈,竟然低下了牛頭,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了二十三億英鎊的貸款,但是代價卻是要求英國進行一系列的經濟改革。
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英國的制造業也好,服務業也罷,都陷入了窘境。
所以,工黨在大選失敗,就是因為經濟問題;
而撒切爾就是以‘私有化’口號競爭,而取得了選民的投票的。
而吳光耀就是想以凱拉和兒子吳顯隅的名義,將勞斯萊斯拿下,再其后陸續吞并英國其他的汽車公司,比方說蓮花汽車、利蘭汽車、捷豹、路虎.....
將整個英國的汽車品牌和工業整合起來,再拿出后世的營銷策略、外觀設計等,未必以后就不能和日本、德國競爭。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勞斯萊斯公司了。
勞斯萊斯公司英文名是Rolls-Royce,這個詞能翻譯成兩個意思,第一個正是勞斯萊斯,汽車領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