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個譯名同樣大名鼎鼎,就是羅爾斯-羅伊斯,聲名赫赫的羅羅公司。
羅爾斯-羅伊斯是英國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公司,也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它研制的各種航空發動機廣為世界民用和軍用飛機所采用。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是世界第二大民用發動機公司,也是世界第二大軍用發動機公司,是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商之一。
不僅如此,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還涉及英國國防、船舶、能源領域,且都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汽車部門只是屬于其中一個部門而已。
吳氏家族自然只是收購汽車部門,并承諾不會將這個品牌帶出英國,以及加大資金投資;
這樣一來,撒切爾就不會擔心吳光耀這個人了!
賓利是勞斯萊斯汽車公司除了勞斯萊斯品牌以外的唯一一個品牌了。
華特·歐文·賓利在1919年創立了賓利汽車公司,因為他對速度的追求,賓利走上了專業設計高檔跑車、賽車的歷程。
“要造一臺快的車,好的車,同級別中最出類拔萃的車。”曾是創始人華特·歐文·賓利最初追求極致卓越的造車理念。
在1919-1929年期間,是華特·歐文·賓利最輝煌的時期,也是賓利聲名赫赫的時期,他幾乎包攬了每一屆著名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
甚至賓利在車壇還有著“皇家運動員”的形象,就因為其自身的豪華和速度。
只可惜到了1931年,經營不善的賓利汽車公司被勞斯萊斯公司以12.5萬英鎊的價格收入麾下,汽車生產線和發動機研發中心都遷往英國克魯郡,便徹底散失自我,淪為勞斯萊斯的換牌產品和市場補充。
不過賓利在勞斯萊斯旗下這么多年來,勞斯萊斯也確實盡力了,幾十年塑造下來,賓利豪車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深入人心的理念是最難以塑造的,這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完全就是底蘊。
后世華夏大陸多少汽車巨頭,砸下巨金就想打造華夏的豪車,可惜都沒有成功,由此就可見其中難度,品牌是最難以打造的,有錢也不行,還需要時間沉淀。
吳氏家族即將收獲一筆龐大的資金,這筆資金足足有四五百億美金,簡直是富可敵國;
這筆資金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黃金的期貨/現貨收入,一部分是石油的期貨收入;
在這個時代擁有500億美金是個什么概念,據說在1978年,世界最富有的家族掌握的資金才3500億美金;重要的是,這筆資金并不是完全屬于這個家族,很大一部分都是投資者、合作伙伴的錢而已。
而整個英國的汽車工業價值才多少錢,恐怕20億美金就可以打包了吧!
前世,在90年代,勞斯萊斯也不過才賣出7億美金,最開始報價才5億美金,勞斯萊斯一樣同意了;不過后來大眾插入此事,將報價提高到7億美金。
至于收購之后,能不能發展起來,吳光耀也不擔心;
按照歷史走,英國很多汽車品牌都是世界豪華車的代表,比如勞斯萊斯、賓利、阿斯頓馬丁、捷豹、路虎等;
如此多的知名汽車品牌,誰敢說英國汽車弱!
要知道,英國的汽車領域可以說是統治了汽車領域半個多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