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第一城中心的一間食肆里;
吳光耀、李兆基、鄭裕桐、郭德勝、李超人五人正在把酒言歡,慶祝沙田第一城首期7幢逾1000個住宅單元快速售罄。
“地產市道如此之好,我也是沒有想到!”李兆基感慨道。
地產市道好,大家都知道;
但是沙田第一城首期1000個住宅單元(共計50幢樓,10000個住宅單元),在三天時間里,就被銷售一空;
這一點,就連吳光耀也沒有預料到。
吳光耀打趣道:“兆基,你是不是在想,早知道地產如此大旺,如果當年獨力承建,今天就可以翹起二郎腿,什么都不必干了!”
在1975年時,百得公司(五家地產公司合資企業)以二千零六十萬港元的價錢投得沙田地段一號;
其后,李兆基匠心獨運、悉心培育的沙田第一城,成為新界的一個美侖美奐的標志。
沙田第一城于1975年開始設計構思,移山填海,進行地盤平整工程;
1981年1月首期樓宇出售,預計1988年1月全部完成,計有五十二座住宅,合共一萬零六百四十二個單位,總樓面面積為五百三十八萬二千平方呎,有五個停車場,內有一街市、兩個商場共三十萬平方呎;整個計劃可容納五萬人,每住戶單位面積約為五百至一千平方呎不等。
中心內有悉心設計的園藝,四個兒童游樂場及寬敞的休息地方,且有社會福利署老人中心和傷健協會青少年中心,并有兩間小學、一間中學和三間幼稚園。
前世,到了1997年,沙田第一城住宅每平方呎轉手價平均為六千五百元,共值三百五十億元,商場及車位總值五十億元,即整個計劃時值合共總值四百億元,該地盤是以二千余萬元之價向政府落標投得,連同建筑費及利息,如保留至1997年未曾出售,其利潤有一千倍以上。
李兆基一愣,暗嘆吳光耀火眼金睛,能看破人心;
“沒有你們,我怕是連中標都困難,談何細心培育沙田第一城。不過,偶爾想想,換做除了光耀以外,我們四家任何一家獨立完成沙田第一城,怕是可以抵上十年之功;真那樣,翹起二郎腿,顯然理所應當!”李兆基大方的說道。
大家聞言,心里想法各異!
外界將沙田第一城視為李兆基的力鼎之作,為李兆基帶來了除利潤意外的,還有就是榮譽及口碑。
五人當中,吳光耀自然不用說,地產大項目做了實在太多;長江實業市值更是已經攀升到238億港幣,是第二名置地公司市值的3倍多,占據香港總市值的12%。
其余四人當中,郭德勝一向低調,但是新鴻基卻是四家公司的老大,市值僅次于長江實業、置地公司,是香港的第三大地產公司(和記黃埔不算單純的地產公司);新鴻基畢竟當初是三巨頭一起建立的,而且郭德勝不僅是地產‘大好友’,起步條件也比三人好一些。
而鄭裕桐雖然有周大福這個下蛋的金雞,但是他不擅長利用股市泵水,總是以自有資金加上適當的貸款進行地產開發;再加上原本屬于他的新世界中心項目,被吳光耀所搶,故鄭裕桐的地產公司新寰域公司市值僅排在香港地產公司的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