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麥理浩正式結束十年的香港總督生涯,接任他位置的是外交官出身的尤德。
關于香港的問題,英國早就在開始試探大陸方面的口氣,因為他們比誰都更急;
但不管是在1974年英國保守黨愛德華首相到訪大陸,還是1979年麥里浩總督到訪京城;
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按照租期規定1997年到期,那就得1997年香港回歸。
特別是1979年,麥里浩前往京城,更是得到了強硬的回答香港是華夏的一部分,這個問題本身不能討論。
由于擔心引起港島商界的恐慌心理,顧麥里浩回港之后,只字不提這些;
只言道,大陸政府叫大家放心的投資;
所以,倒也沒有引起人的警覺!
但到了今年的四月份,香港問題終于開始正式籠罩在大家的頭上。
5月7日,港府特地為麥里浩準備了歡送大型歡送儀式,白天數萬市民進行了參觀,晚上還舉行了政商兩屆的名流宴會。
麥理浩的歡送晚宴設在禮賓府,前來參加晚宴的人基本上是整個香港社會上流人士。
宴會進行前,吳光耀和麥理浩、夏鼎基、包宇剛、沈弼等人聚在一起聊天,這大概就是香港的頂級人物圈子了。
此時和當年不同的是,包宇剛也是有資格站在這里了;
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華人只有吳光耀一人算得上港島的頂級人物。
而現在,包宇剛之所以比港島的四大家族有影響力,自然是來自于航運這個產業,比地產的影響力大的多;
從董云浩葬禮,里根總統都致吊唁電話來看,就可管中窺豹。
吳光耀認真的說道:“麥理浩總督離職之前,我特地讓我旗下的媒體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市民絕大多數認為,麥里浩總督是香港最出色的一位總督之一;香港經濟能有今天的繁榮,麥理浩總督居功至偉。”
吳光耀的聲音比較大,周邊的一些人都能聽清,所以大家紛紛鼓掌起來;
仿佛受感染一番,整個會客大廳的人都不明所以的鼓掌起來,經久不息。
吳光耀倒不是拍馬屁,說的都是發自內心的話,這些年麥里浩非常能接受自己的意見;
可以說為了香港的發展,這位英國人放下了所有的成見!
倘若換一位總督,吳光耀都不知道會不會支持自己的天水圍新市鎮,會不會支持新機場,會不會支持理工大學的成立
總之,吳光耀對麥里浩還是充滿了尊敬;
或許是因為他在管理香港以前,沒有在英國其它殖民地工作過,所以沒有太多的顧慮;
甚至為了香港的稅收問題,而反駁了英國的要求,最終香港不需要為英國納稅。
麥理浩大為感動,認真的說道:“感謝吳先生的認可!同樣,香港的經濟取得如此輝煌,除了英國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我也時常得到吳先生的幫助和指點;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每一位香港人的努力付出,才有今天的香港繁榮。”
吳光耀謙虛道:“我只是個商人而已!麥理浩總督回到英國之后,必定成為終身貴族,屆時可不要忘記了香港!此時香港的發展基礎已經打牢,經濟將繼續突飛猛進;我曾經聽見日本人說‘美國的今天,就是日本的明天’,今天我在這里預測‘日本的今天,就是香港的明天’。所以,歡迎麥理浩總督常回來看看!”
這番話當初說起來,可能有些底氣不足,須知日本可是科技強國;
未被改造前的香港,頂多是個工業加工中心,談不上真正的科技地區;
但是如今,香港已經不會走前世的老路,因為有了天水圍工業園、有了紅磡工業園(青州英泥原廠址)、有了源源不斷的理工生、有了資本家愿意投資科技產業
還有小米電子、耀世工業等這種大型科技公司,可謂前途可期!
麥理浩笑著說道:“確實如此,香港的工業已經不會消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