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云里霧里,麥里浩笑著解釋了當初吳光耀在他面前的‘危言聳聽’,眾人才恍然大悟;
內心也不得不佩服吳光耀的眼光,大家還在放眼香港的時候,別人已經將香港定位在全球領域的發展了。
如果今天不是麥里浩的歡送晚宴,大家不介意奉上馬屁給吳光耀。
大家三三兩兩的聊了一會,宴會正式開始;
作為今天宴會的主角,麥里浩自然要當仁不讓的舉行一次煽動人心的演講;
從他任期十年來對香港的各方改革措施及經濟發展情況,到未來香港的前景展望;
聽得臺下的一眾人,心情頗為激動,哪怕大家都是人老成精的資本家,也不得不承認麥里浩的這些話非常富有共鳴;
畢竟香港是大家的根本所在地,香港發展的越好,自己的事業、家族就會越好。
但是話鋒一轉,政客的嘴臉就表現出來;
麥里浩開始強調香港是在英國的管制下,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并開始披露英國對港島的一個長期政策。
自七十年代開始,華資通過上市來快速成長,如今的華資實力整體已經超出了英資幾條街;
在整個七十年代,以吳光耀為帶頭人,大舉收購傳統英資公司,諸如九龍倉、青州英泥、香港電燈、香港電車等老牌英資公司;
七十年代后期,一些勢力更弱小的英資公司,紛紛被其它華資盯上,然后就是被收購的下場。
如今的香港,就是不算吳氏家族的企業,以包宇剛、李超人、李兆基、鄭裕桐、郭德勝等華資的整體實力,也是超過英資幾大洋行的。
所以,麥里浩打起了感情牌,并在言外之意透露大陸可能損及大家的利益,以此來拉攏這些華人大亨;
不僅如此,麥里浩在演講當中,更是透露,英國政府及港府有意增加華人參政議政的比例,以實現英國人和華人共同治理香港的美好前程。
吳光耀在下面皺皺眉頭,麥里浩的演講也許對一些精明的商人,比如李兆基、鄭裕桐、嘉道理、施約克家族等華資和英資商人,可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因為商人考慮的非常多,得罪人的事情一般不會做;
所以大家根本不會去選擇站隊,而是兩邊通吃。
當然,也有極少數商人的站隊非常的明確,華資的霍英棟是明顯站隊大陸的,英資的怡和系是明顯站隊英國的。
除了這兩家以外,大家根本不會聽你的‘忽悠’。
但商人不聽忽悠,港島的政治人物卻非常聽英國人的‘忽悠’;
這些人甚至想以香港人的代表身份,去和大陸談判,可想而知結果會如何?
你又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有什么資格和一個主權國家談判呢?
當然,不管怎么說,吳光耀還是對這些人沒有惡意的,畢竟他們確實是在為港島市民爭取利益;
雖然,他們被人當槍使了!
其實,大陸早在七十年代末就說過,會保持香港的特殊地位;
但一G兩Z的說法,畢竟是個新鮮事物,很多人根本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所以,在中英談判期間,港島開始大量走資,一些人才也開始外流;
雖然這些資本和人才,最后又回流了不少,但損失也還是非常大的。
希望這世因為自己的出現,有一個降低損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