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歷史一樣,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會議后,撒切爾的心情是不佳的。
會談結束后,撒切爾夫人落寞地從門口走出,臉色凝重;
她步下大會堂北門石階,抬眼望見右下方的記者,突然綻開笑臉,轉過頭來向記者示意,努力地使自己表現出鎮定;
當她繼續往下走時,高跟鞋與石階相絆,使身體頓失平衡,栽倒在石階地下,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邊。
幸好她已將至平地,摔得不重;
在一旁的隨員及工作人員立即上前將她扶起,撒切爾夫人不愧為鐵娘子,起身后神態自若,充分顯露出其處變不驚的“女強人”本色。
即便她的這一跤純屬偶然,即便是個人都有走路摔跤的時候;
但今天,撒切爾摔的這一跤,明顯不是時候;
甚至可以說,這是歷史上最昂貴的一跤。
因為,記者們紛紛拍下了這一幕,甚至有幾家電視臺在做現場直播,這其中就有無線電視臺。
不用記者說明,在電視機旁邊的觀眾,心里也不由得一沉。
而且當天下午,華夏政府就宣布將在1997年7月1日恢復在香港行駛主權;
一系列消息傳到香港,早已經疲憊不堪的股市、地產應聲下跌,甚至開始崩潰
深水灣別墅,吳光耀的書房里;
吳光耀和方哥兒正在書桌上參觀一副古畫,落款是齊白石。
“哎!這玩意多了以后,我發現也就那么回事!”吳光耀坐了下來,看向方哥兒說道。
“少爺,這古董價值在內地就值個幾百幾千的,但只要拿回香港,立馬可以翻個幾十倍!”方哥兒迷戀的說道。
這些古董是從內地文物商店走正規渠道買的,而文物商店并不是一家只賣文物的店鋪,而是國家設立的文物事業單位,在60年代曾經歸新華書店管理,后來又獨立出來,并且在全國各地都設立的分支的文物商店,收購文物、組織出口成為各地文物商店的主要職能。
特定的年代造就了特殊的觀念,當時“文物屬于廢品,鼓勵以舊換新、文物出口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是文物界的主流思想輿論,這種觀念也導致了大量文物流失海外。
從現在看來這種觀念自然是大錯特錯,可當時老百姓很多都吃不飽肚子,國家連鋼鐵都難以自給自足,追求保護文物又有什么價值?
改革開放之后,人們對文物的觀念并沒有立刻改變太多,在很多人眼中,文物就是廢品公司撿回來的,據說京城文物局還辦過一個展示會,參展的香爐、古錢幣甚至銅鼎都是下面文物單位從廢品里挑選出來的,而且都是正宗的古董!
1983年,國家出臺了“返還個人文物的政策”,當時很多年輕人被通知去領回父輩收藏品,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破爛”有什么用,不少人在文物局門口就把“破爛”賤賣了,當時的一塊正品乾隆玉墨才賣5塊錢,而再等十年,價格將會在十幾萬到二三十萬之間。
同時,國外商人也注意到了這一塊利潤,收購價低的驚人,一個官窯碗才10塊錢,齊白石的一張畫250元,甚至更有黑心的海外華僑,拿著各種五顏六色的塑料袋去農村兌換古董,這些“零價值”的文物以集裝箱為單位被運往了國外。
早在幾年前,吳光耀就讓方哥兒走正規渠道在內地大肆采購古董文物;
隨著越來越多的文物抵達吳光耀手中,導致吳光耀特意拿出十幾套別墅來放置。
吳光耀有多少件古董,已經沒有個具體數目了,預計十幾萬件還是有的;
和前世的故宮文物數量相比,有故宮的十分之一,應該還不止了。
看來,是時候投資一個私人博物館了,把一些重復的古董拿出去展示了。
吳光耀見方哥兒做財迷狀,說道:“你要喜歡自己就多留點!再說了,你缺錢嗎?”
方哥兒恢復了當年的表情和動作,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腦勺。